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上海半马见证浦东今昔变迁
第A06版:见证历史 2025-04-18

上海半马见证浦东今昔变迁

章丽倩

1990年开发开放前的浦东,黄浦江对岸没有地标性建筑

在建的东方明珠,于199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浦东的广告牌

白玉兰映衬下的东方明珠

本报记者 章丽倩

21.0975公里,这是一场半程马拉松赛的距离,也是上海半马的参赛者们用脚步去丈量、以耳目去见证、凭心去感受浦东今昔变迁的“一年一会”。

从东方明珠脚下的丰和路起跑,览世博大道一路风光,途径后滩与前滩区域,最终在紧邻东方体育中心的泳耀路上完成冲线——这是上海半马的赛道,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的一幕缩影。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1993年12月,市政府发文批复《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1994年10月,东方明珠建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12月,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花落中国上海。2011年,东方体育中心交付使用,同年,世博园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启动。2012年,世博园A片区、前滩、耀华地块开始建设。2020年,280米高的前滩中心竣工。2021年,后滩地区第一高楼上海SK大厦投入使用。2025年,前滩国际商务区建设将迎来收官之年。

开发开放的巨椽在浦东版图上挥毫泼墨,层层递进,而创办于2015年的上海半马,它就成了与这段宏大叙事半路相遇的有缘者和见证方。

“有些赛事路线经过的地方,前两年还是工地,后面再一看新商圈、新写字楼马上开出来了,已经是人来人往的新景象。所以,比赛尽管是年年办,但我们也习惯了赛道沿线区域每年都有新情况要加入考虑。”上海半马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分享道。

而对参赛选手中的上海“老土地”来说,他们的感受同样明显。“在跑完前八九公里后,我们会经过以前浦东比较荒的一段,但如今再看,那里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路面宽阔,还聚集了人气和开发项目。”年过五旬的俞庆榕一直生活在上海,还曾于陆家嘴有过近10年开设办事机构的经历。

上海半马赛事路线的八九公里处,刚好是到了世博文化公园、后滩公园附近。通过近些年的发展,该区域开出了为数不少的写字楼,也有了相应的商业配套。另外,申城的两处新地标上海大歌剧院和上海国际马术中心也正坐落于世博文化公园区域。而随着赛事路线再往前,就进入到了浦东前滩区域。根据截至去年7月的数据,前滩中心的出租率已冲高到94.6%。另外,晶耀前滩、前滩太古里、前滩公园巷这三大商业体也在相映生辉。

今年,上海半马与浦东新区的合作继续推进,并在文旅商体展的跨界联动上有了更多尝试。这不仅是出于多年合作的情谊,更因为“体育牌面”的含金量已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公认,并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申城16个区,浦东新区面积最大,手里的“体育牌面”也最靓。根据官方数据,去年共有30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落户浦东,它们覆盖了20个运动项目,赛事受众规模达到124.12万人次,赛事拉动消费30.35亿元,直接经济影响35.14亿元,产出效应102.59亿元,税收效应3.43亿元。以上提到的七个数据,均居2024年上海各区同数据之榜首。而对生于浦东、长于浦东的上海半马来说,它是这片土地上的代表性赛事,其名片效应亦在精金百炼和时代东风下,愈发隆隆日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