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深耕“四维四度”厚植育人沃土
第07版:申城教育/专版 2022-03-16

深耕“四维四度”厚植育人沃土

——上海市南汇第四中学德育实践之路

上海市南汇第四中学地处浦东新区惠南镇中心城区,现有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惠南镇沿河泾南路18号,北校区位于惠南镇拱优路199号,现有41个教学班,1762名学生。

学校环境整洁、校风严谨,更有一支敬业爱生、教学精湛并充满朝气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15名,其中上海市特级校长1人;中学高级教师21人,占教师人数的18.3%;区级学科骨干教师13人,占教师人数的11.3%;中共党员教师51人,占教师人数的44.3%。

学校创办14年来,已经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连续九年被浦东新区教育局年度考核为“优秀”;素质教育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女子曲棍球、毽球、足球、书法、头脑OM等特色品牌;2008年至今,学校先后获得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浦东新区一级党支部、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优秀红旗大队、上海市心理星级实验校、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柔道特色学校、中国曲棍球传统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从育人的深度看德育

学校的育人目标:着力于培养“三有、三会”素质特长明显的21世纪新人,即努力培养有个性特长、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三有”人才;教会学生会健体、会学习、会做人。

二、从环境的亮度看德育

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力求创造一种可“阅读”、能“说话”的育人环境。13年的艰苦创业,老校舍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迷你型学校焕发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以境育人”——德育文化环境

走进南汇四中南北校区两个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两排宣传栏。宣传栏定期展示优秀教师事迹、优秀学生作品、国旗班风采、每日行规点评、安全和卫生、科普知识、文明城区创建等;宣传栏前后左右都是绽放的花朵,象征着南汇四中每一个青春期少男少女积极向上的风貌。三幢教学楼的每一层走廊里都悬挂着学生或稚嫩、或幽默、或有趣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生机勃勃的校园。走进每个班级,看到墙面上张贴着班级公约、学生作品、争章园地、健康知识、板报宣传等内容,为营造温馨的教室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校园操场上的文化墙散发着“太极文化”的浓郁气息。楼道的转角处,两个布艺沙发,一个白色茶几,几束干花,让人倍感温馨。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厕所不仅充满香气,还传来悠扬的音乐……徜徉校园,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和高雅的文化氛围。

三、从活动的温度看德育

学校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力求每一项活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温度,在他们的心灵留下丝丝温暖。在教育过程中,南汇四中注重德育教育途径的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使学生在活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体验,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行为规范,从而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

“以德育德”——德育系列活动

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德育活动:

1.节日主题活动

在教师节、母亲节、敬老日开展“大爱无痕、感恩在心”的感恩活动,通过为老师做一件事、给妈妈做一件事、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学会感恩,体验人生。

在国庆节时,用和爸爸妈妈外出旅行、观看电视等方式感受祖国的腾飞;在寒假、暑假,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深入探索红色教育场馆,浸润德育力量,培育爱党爱国情感。

在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日”,开展逃生演习、救护包扎等比赛,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在禁毒日,参观网上禁毒馆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小报设计比赛,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和尊严。在法制宣传日,聆听法律知识讲座和参观法制展板,应浦东新区税务局邀请拍摄法治宣传片,让学生接受法制熏陶,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等等。在富有特殊意义和事件的日子对学生进行自护和情感教育,更具有说服性和参与性,教育也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

2.常规礼仪活动

学校以班主任例会、班会课、广播会、红领巾广播台、国旗下讲话等为途径,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班级、文明校园,争做四中之星、礼仪规范小导师”等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自办学以来,积极与各级少工委联动教育,承办多次“国旗下成长”上海市青少年升国旗爱国宣传活动,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力量。

3.文体拓展活动

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每年一次体育节,每年一次运动会……学生们在拔河比赛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在长跑活动中锤炼了意志,在趣味游戏中体验了快乐。应该说,体育赋予学生勇敢、果断、激情;体育也带给我们学生品质、健康、快乐。

学校每年的艺术节活动更是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各具才艺的学生们在艺术节上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培养自信。艺术节共设置了9个专场,有演讲比赛、四中好声音、四中达人秀、器乐、班班有歌声、相声、小品和课本剧专场、舞蹈专场、钢琴专场、书法和书画专场等。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上,科普讲座、防震减灾逃生演习、科技节黑板报评比、科技幻想画、车模航模比赛、安全知识比赛、纸牌叠高创意比赛、鸡蛋撞地球、植物识别比赛精彩纷呈。科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了生命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4.缤纷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学生参与率最高的活动。如捕风捉影小记者团、校合唱团、校行进管乐队、包扎救护、奇妙的心理学、金融与理财、化学探秘、十字绣、趣味化学、素描、围棋社、手球、篮球、曲棍球、排球、地理与饮食等27个社团。同学们每周都翘首期盼社团活动的到来,每次活动结束时总嫌时间“飞逝如电”。因为有了社团,校园有了生气;因为有了社团,校园有了激情。

5.社会实践活动

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固定节目,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戏剧欣赏则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欣赏能力。而由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乐翼”志愿者定期去敬老院进行慰问,去南汇水厂参观、去惠南镇十字街头做“我是小小交警”活动,去社区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去东门车站做志愿者,暑假期间参与“助力幸福惠南”文艺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现阶段,每个学生都期盼着疫情快快结束,快乐的社会实践快快到来!

6.心理健康活动

11月是心理节。学校通过小报、广播、讲座、宣泄室、心理疏导、家访等途径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在繁忙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预防焦虑、学会调节,学会各种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分享,拥有一颗抗挫折、担痛苦、勇承担、懂放下的心,懂得人生的美好。

四、从特色的浓度看德育

学校德育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学校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十多年来,我校德育特色有了自己的浓度。

“以特为领”——德育特色项目

1.志愿者服务我先行

志愿者服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素养。四中“乐翼”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由党、团员师生共同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从建校之初至今风雨坚守14年。学校不仅在周边地区和所在社区(东门社区)开展定向志愿者服务;更积极向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的单位(如东门汽车站、南汇自来水厂、黄路养老院、野生动物园、南汇博物馆等)拓宽志愿者服务点,以我们良好的行为素养为示范,将行为规范教育向外延伸和辐射。

积极探索和打造在行为规范、仪容仪表、礼仪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南汇四中文化特质的师生志愿者服务队,打造品牌,示范辐射。学校已经成熟的定点项目有:与东门社区的居委、敬老院和野生动物园结对成为长效合作伙伴;到东门车站、南汇博物馆进行“礼仪输出”,将行为规范从学校延伸到社区,让高雅校风从校内吹向校外。

2.太极文化我传承

因为有了太极操,每个学生都学会了打太极操,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孩子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打太极;因为有了太极操,学生们能在学校重大集会中坚持到底,不会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或退场;因为有了太极操,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力变强了;因为有了太极操,学生们能凝神静气,刚柔并济,舒展身心,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有了太极操,南汇四中的体育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武术、室内操、游戏、舞蹈、跳绳、拔河等不同的活动项目,确保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

2017年学校与加拿大兰里学校结为姐妹学校,开始中加两国文化交流,包括德育教育。太极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弄潮儿,走出国门,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角。

3.“乐耕园”劳作我体验

上海市南汇第四中学“乐耕园”劳动教育农耕实践基地于2021年4 月6 日正式开耕。

学校以“农耕课堂”为载体,立志走好一条以“生态”为主线,以季节性蔬菜种植、学生劳动参与、实践课程开发为辅线的基地建设路子,让四中的孩子们双手带土、双脚踏泥,感受大地的力量,体验劳作的乐趣。

学校乐耕园将以分地到“户”的形式,划分给各班分别管理,带领学生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生产过程,引领四中学子在生活、生产、生态中体验、学习与实践。

这种农耕式的学习,既使书本知识生活化,也使农耕生活教育化,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双向沟通、双向融合。在每一次的劳动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与此同时,学生对“尚俭崇信”的美好品德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对来之不易的粮食倍加珍惜。

乐耕在四中,收获在金秋。希望四中学子能收获在乐耕时,收获在学海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厚植育人沃土,贫瘠的土地终将一片荒芜,了无生气;肥沃的土壤才会花开四季,树林阴翳。我校十多年来深耕德育“四维四度”,在这个过程中,“园丁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用心浇灌这片土地。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时代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四中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一直在学习、在研究、在努力,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