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新晴纺织”开拓“丝”路 水利建设加速度  奏响春之新序曲 乡贤润桑梓  同筑共富路 “谱拉歌世”迎订单“出海”热潮 南浔女艺术家在辽宁大连“召唤”35米“神龙” 沿着运河闹元宵,南浔运河古镇集群送上“文化大餐”
第08版:浔沪之窗 2024-02-28

南浔女艺术家在辽宁大连“召唤”35米“神龙”

阳光下,6900片鳞片璀璨如星辰、熠熠生辉;400多片龙鬐如云朵般轻盈,自由舞动;3900片龙须飘逸如水墨、汇聚智慧……这个春节,在辽宁省大连市的中心城区,一尊造型生动的神龙,带着南浔人的热情,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龙年,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龙,代表着吉祥如意。在大连“召唤”神龙的正是来自湖州南浔的艺术家潘菲菲。1987年出生的潘菲菲,是土生土长的南浔人,她从小就酷爱手工制作,2005年从艺术院校毕业后,便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学习衍纸艺术。

经过几年的探索,潘菲菲渐渐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她尝试把南浔当地的古村文化和民俗故事融入衍纸画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2017年,潘菲菲下定决心,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组建艺术工作室,开始全心全意搞创作。渐渐地,潘菲菲的名气越来越大,今年春节,她受邀于大连金地集团设计制作神龙艺术品。

“为了打造这条特殊的龙,每片鳞片有8道工序;每片龙鬐有12道工序;鳞片、鬐、须都要经历约60次的染色,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团队追求完美的印证。”艺术家潘菲菲表示,龙的艺术丰富多彩,寄托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龙身长35米,在32名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之下耗时18天完成。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代表了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潘菲菲表示,这些年虽然在外工作,但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下一步她打算将自己的手艺与南浔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制作更多富有地域文化的艺术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