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上海市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基地校”项目研讨交流活动在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举行 广告
第09版:申城教育/专题 2024-05-29

“上海市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基地校”项目研讨交流活动在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举行

2024年5月21日,“上海市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基地校”项目小学数学学科交流研讨活动在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举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师教育研究部部长王月芬,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章敏,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魏薇,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傅璟,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莹、俞靖、董红平等莅临指导,上海市高质量作业基地校项目的教师代表和卢实小教育集团教师代表出席了研讨会。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综合教研员周坤亮博士主持。

领导致辞

活动中,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魏薇表示,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自设立作业基地校新项目以来,以一门学科带动所有学科,以一所学校带动整个区域学校,共同立足作业的本质,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作业设计和计划实施的基本理念作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专家的指导和项目组的努力下,力求将作业从枯燥的形式训练转向个性的表达和思维的创造,从定向的布置转向阶梯设计,从对作业设计难度和数量的盲目追求转向促进儿童生命发展的育人本质,帮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校长谷峰则对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以及聚焦国际化人才奠基教育的创“翼”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学校在基于精准的课程标准、体现单元的意识、创新作业实践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最后,谷校长还介绍了项目组团队成员,以及本次高质量作业体系校本化实施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同时对上海市教委的高位引领以及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教学展示

在教学展示环节,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孙任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几何小实践作业讲评》课程,该课程依托于“点阵笔”数字化平台生成的数据,回溯作业过程中学生的笔迹和动作,还原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归纳和提炼错误率较高题目的错因,寻找出共性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孙老师采用不同的讲评方法,其中巩固性作业主要针对典型错题进行讲评和分析,拓展创新型作业则侧重解题思路的分享、启发与点拨。

研讨交流

交流活动中,学校教导吴健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本项目的目标研究路径,刘辰佳老师则从作业结构、习题与作业目标对应性分析、选题和编制4个方面整体介绍了本项目的实施方案。紧接着,项目组的其他青年教师还通过演绎情景剧《作业“辨”“编”“变”》,生动地诠释了自己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最后,孙任还就作业实施情况作了汇报并阐述了本节课背后的思考。

基地校项目的老师们在聆听后,对黄外团队的深入研究深表赞许。来自紫竹小学的教师代表表示,课堂上

教师注重培养孩子深度思维的发展,前期的单元作业设计是亮点。来自红旗小学的教师代表指出,黄外团队的项目研究对长周期作业设计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专家指导

黄浦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莹提到,情景剧的生动演绎就是回答了整个作业设计的路径探寻,学生是作业的主体,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尝试互助解决问题,注重思维过程呈现,重视思维探究,方法多样性,让孩子能更自主、更开放地去解读高频错题。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章敏肯定了本次研讨活动。她表示,作业讲评课突破难点需要围绕学生易错问题展开,不能就题论题,要从不同角度带动一类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明晰错误本质根源在哪里,精准施教。章老师肯定了本次情景剧中展现的团队成长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她表示这就是教研的意义。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师教育研究部部长王月芬从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和水平界定以及作业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谈到,为了能更深刻地体会作业设计,事先亲自做完了整套单元作业,感觉到了每道题的用心设计。同时,她也提出,作业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科学性和真实性,作业讲评课要关注错误,关注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把握好目标达成的“最后一公里”。最后,她对整个教研团队后续如何进一步推进项目,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砥砺耕耘,履践致远。在高效课堂、高效作业的追寻中,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他们将更且思且行,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