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杨溶:多元融合探索游戏品牌营销解决方案 声音 朱芸编:从“二胡神童”到百亿票房电影配乐人
第08版:名人生活/专题 2025-02-12

朱芸编:从“二胡神童”到百亿票房电影配乐人

阿健

朱芸编在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影片《白日之下》映后见面会上 图源:IC photo

朱芸编这个名字,观众初听未必会联想到他的容貌,但或许就曾在网络上欣赏过他激昂的二胡演奏,或在观看电影《白日之下》《破·地狱》《哪吒之魔童降世》《悟空传》时为他创作的配乐流过泪。而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朱芸编负责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的主题音乐,他为龙王主题修改了十余稿,电脑文件夹里塞满了“最终版1.0”到“打死不改版5.0”。

其实朱芸编自7岁接触二胡起,早已在大大小小的本地和国际赛事中拉出名堂,甚至获得“二胡神童”的美誉。他的演出经验丰富,琴音遍及英国、美国、荷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在电影银幕上,《破·地狱》《白日之下》《哪吒之魔童降世》《悟空传》的配乐亦出自他手。近年刚回港发展的朱芸编,希望用音乐道出更多香港城市故事、带动香港文化走向世界。

获奖:在国际舞台

作为二胡演奏家朱道忠的儿子,遗传了爸爸音乐天赋的朱芸编自7岁时就爱上了二胡——只有两条弦线,音色却变化多端,既可明亮又可沉郁。“儿时不懂分辨什么演奏风格,只知道那首歌让我兴奋或悲伤,觉得二胡能够拉出多种风格很神奇,便会想:我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充满好奇心的朱芸编,趁爸爸上班时把挂在墙上的二胡都偷偷摸了一遍,甚至模仿Hi-Fi(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的乐曲拉起琴弦。他发现手指按压弦线的不同位置,能奏出不同音阶,非常有趣,“二胡没有指板,除了上下移动改变音调,更可以按压弦线,使操控更立体,拥有更大自由度,就好像控制声带唱歌”。

要学好一种乐器,朱芸编认为勤奋比天分重要,而练习的动力往往来自好奇心,“当你对一样事物感兴趣,便会自动自觉投入其中”。感受到儿子对二胡的浓厚兴趣,爸爸从初时反对朱芸编接触二胡,转而开始认真教导他拉奏技巧。学习乐器以拉练习曲最为苦闷,为提高朱芸编的动力,爸爸要求他必须先完成练习曲,才可以拉喜欢的乐曲,就像打游戏一样闯关,为朱芸编带来满足感。爸爸亦会在暑假带他到上海、北京,乃至东南亚和欧洲,去学习不同的演奏风格、感受当地文化,为他日后成为创作者铺路。

朱芸编自小已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天分,是音乐比赛的常客,11岁时便在香港校际音乐节的二胡、板胡及高胡深造组取得冠军,更在英国威尔斯灵阁岭国际音乐节上从53个国家选手中夺得民族音乐组总冠军。

从本地竞赛走到国际赛事,让他感受到不同的比赛气氛,“当时我最开心的不是在台上演奏,而是在更衣室换上民族服装时,当我随手拉起Monti的《查尔达斯》,竟然有选手吹起爱尔兰长笛加入”。当世界各地的乐手聚首一堂,音乐就是大家的共同语言,原本互不相识的乐手即兴合奏,打破了文化和乐器的界限。将名次抛诸脑后的朱芸编在宣布冠军的一刻,早已走到场外,玩起路边的碎石。在他心目中,获奖所带来的快乐,远不及与其他乐手交流来得难忘。

音乐:中西的桥梁

赛场上战无不胜,朱芸编的音乐之路犹如命中注定,但其实这条路上也曾出现过分岔口。在大学选科时,他曾在“法律”和“音乐”之间艰难抉择——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理想。深思熟虑后,他最终选择了到英国修读西方音乐学和作曲。前行的决心不再动摇,可现实的担子仍压在他肩上。为了解决学费问题,朱芸编申请了媲美美国奥斯卡的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的奖学金。经过重重考核,终于从上千名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得以延续音乐之路。

能取得全额奖学金固然开心,但更难得的是学院安排了好莱坞音乐总监Maggie Rodford担任他的导师,给予他具有启发性的建议。“她告诉我,不要自己划下音乐的文化界限,例如因为二胡是中国乐器,就只用在古装戏中,应该把所有乐器都当作一种声音,配合不同感觉使用。”导师的一番话开拓了朱芸编对其音乐生涯发展的想象,他不再执着自己是为电影、电视剧、游戏或其他媒介制作,而是回归音乐本身。

作为一位在英国留学的二胡演奏家,朱芸编“中西合璧”的背景让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演出经验。而能获邀在重要场合演出,亦是对朱芸编才华的肯定,他相当享受与听众交流互动的过程。留学期间,他曾在欧洲街头卖艺,近距离的接触,让表演者和听众更容易传递彼此的情绪,他从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热情,“听众有时会情不自禁跟随你拉的乐曲节奏跳舞或合唱,让我觉得当下不只我是表演者,在场的每一位都是表演者,大家在同一个气氛中做同一件事的感觉真好”。

理念:用音乐传递

在台上演奏二胡的朱芸编献出了百分百的热情,在台下他同样醉心音乐创作。好的电影配乐能够配合画面烘托情绪,朱芸编近年积极参与港产片的原创曲目制作。为保留音乐的真实情感,他坚持以真乐团录音。为电影《白日之下》配乐,他“斗胆”向殿堂级的意大利录音室Forum Studios Roma发出邀请,曾一度担心不受接纳。幸好乐团受电影的理念触动,愿意参与项目。

顺利安排档期后,朱芸编和导演简君晋随即前往罗马录音,合作过程中获益良多,“我们希望以浪漫唯美的音乐,反衬出影片中人性的丑陋。电影表达的情感很细腻,不是片言只语能够形容的,音乐上也能够呈现出如此复杂的情绪。意大利乐团以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技巧,为乐曲升华了不一样的感觉”。

参与过多部电影与纪录片作曲,朱芸编最喜欢的还是香港电影的项目:“因为香港电影描述的是我身边发生的故事,那不只是一份工作、一个故事,而是我的人生。”他参与过的港产片皆道尽人生百态,从中他亦反思到自己作为一位音乐创作者,乃至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在英国生活十年、在日本留学半年,感受过当地人对保护历史文化的执着,这让朱芸编更爱惜本地文化。未来,他希望能在富有历史价值的场地,例如在旧楼天台举办主题音乐会:“我相信音乐无国界,二胡不只是中国乐器,你想通过音乐传递的想法,绝不会受乐器所限。”

阿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