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重固镇城建中心强力推进河道环境整治  筑牢水清岸洁安全屏障 百份安眠心意  情暖瀛洲桑榆 “一二三联动”赋能体重管理  专场活动织密社区健康网 柔性沟通打破隔阂  多措并举还“净”于民 多元友好聚合力  暖“新”服务见实效 四团镇“肆行团治”培训锻造社区治理“先锋力量” 以“好房子”托举“好生活”
第03版:申城纪实/专题 2025-08-13

以“好房子”托举“好生活”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技术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在新时代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正面临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历史性跨越。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灶社区近期两个动迁安置小区的成功回迁实践,不仅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创新,更折射出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层逻辑。这一案例深刻诠释了“好房子”必须配套“好治理”的发展理念。

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体系构建

川沙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实践创新,首先体现在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新格局。通过建立“1+N”协同机制(即以党组织为核心,联动派出所、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主体),形成了治理责任的“同心圆”结构。在六灶社区回迁工作中,这种机制实现了从房屋交付到后期管理的全链条闭环:前期联合制定《回迁工作实施方案》,中期设立现场联合办公点,后期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数据显示,通过提前介入的“治理前置”模式,两个小区装修违规率明显下降,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上升。

法治化治理的精细化实践

在914户居民、2041套房屋的分配过程中,执法部门创新推行“普法-执法-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法。值得关注的是,执法队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建立了“红黄蓝”分级预警机制:对一般违规行为发放蓝色整改告知书,对拒不整改的行为启动黄色执法程序,对严重违法搭建直接亮红牌查处。这种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体现了治理温度。

数字化转型赋能社区治理

浦东城管系统正着力打造“智慧社区治理”新范式。通过接入“城市大脑”数据平台,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对装修材料、施工人员实现“一码溯源”;二是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对占绿毁绿、违法搭建等行为实现AI自动识别;三是开发“社区云”议事平台,使居民投诉处理时效从72小时内压缩至12小时内。这种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重构了“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追求

川沙新镇在治理创新中始终把握三个维度:空间维度上打造“15分钟宜居生活圈”,配套建设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文化维度上培育“新邻里文化”,组织回迁居民共同制定社区公约;发展维度上建立“社区发展基金”,将公共收益反哺于设施改造。这种系统化治理思维,使安置小区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情感共同体”的升华。

川沙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探索证明,良好的社区治理需要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更要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未来应当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文化浸润”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让每个社区都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载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