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杨浦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铭记抗战史  少年当自强 嘉定区海波幼儿园:“幼”遇开学,“童”你一起 奉贤区金蔷薇幼儿园:童心逐梦  启航新程 与艺术来一场魔法奇遇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与奉贤区民营经济协会举行招生合作签约仪式 无声之舞动人心  沪藏情深获殊荣 担当为“脊”传薪火  奋斗为“梁”向未来
第05版:申城教育/专题 2025-09-03

无声之舞动人心 沪藏情深获殊荣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艺术团原创舞蹈《我从长江源头来》全国折桂

近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艺术团凭借原创舞蹈《我从长江源头来》荣获一等奖。作品以无声之姿演绎了沪藏两地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聋人学生自强不息、向阳生长的精神力量。

精益求精备赛事 无声汗水铸舞台

为备战本次全国汇演,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艺术团师生自8月初就全力投入到了高强度集训中。6名西藏聋人学生提前结束暑假,跨越数千里返沪参训;上海本地学生也相继返校,共同投入紧锣密鼓的排练中。8月7~15日,校舞蹈教室里始终洋溢着专注与热情。16日抵汉后,团队未作停歇,迅速适应新环境展开排练。17日晚,师生在湖北剧院顺利完成走台、灯光调试等关键环节,为次日演出打下坚实基础。

18日汇演当日早上8时起,化妆、发型、服饰、道具等准备工作已井然展开。师生默契协作,于下午1时完成全部准备工作;13时30分,团队信心满怀进入剧院候场。15时整,《我从长江源头来》作为压轴节目登场,学生们以流畅而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讲述从青藏高原至黄浦江畔的求学成长历程。

长江源头真情涌 沪藏相连共成长

《我从长江源头来》不仅是一场艺术表演,更是一段真实温暖的沪藏情谊写照。作品灵感起源于2023年毕业季,学校艺术团老师於沁心与西藏学生旦增洛桑之间的告别场景。这份深厚如亲情的师生之谊打动了在场编导黄飞,促使他以这段跨越山河的教育协作作为蓝本进行创作。

该舞蹈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持续支援西藏特殊教育为背景,生动呈现西藏聋人学生在沪求学、成长、蜕变的历程。自2010年起,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协调下,该校每年接收5名西藏聋生来沪接受高中教育。十余年来,已有60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半数考入大学,另一半返回西藏投身特殊教育、酒店服务等行业,将所学技能奉献于家乡建设。更令人动容的是,已考入南京大学的毕业生旦增洛桑主动回归参演,深刻反映了他对第二故乡上海的深厚感情。

《我从长江源头来》的成功,不仅凝聚了台前幕后数月付出的艰辛与热爱,更是沪藏情深、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它展现出特殊教育中跨越障碍的心灵对话,诠释了文化交融与生命教育的深刻意义,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