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于生病的最佳方法之一。但有的人只是简单地用水冲一下,有的人可能要洗破皮,同样是洗手,但程度相差巨大,那就再来好好“复习”一下,如何正确洗手。
以下情况需要洗手:1.准备食物之前、之中和之后,饭前与饭后;2.处理伤口之前、之后;3.上完厕所后、帮婴儿更换尿布之后;4.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5.照顾呕吐或腹泻病患之前、之后;6.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处理宠物食品或宠物零食后,接触垃圾后。上述洗手的关键时间清单是根据多项研究数据制定的。在疫情期间,还有其他关键时刻:7.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之前;8.触摸口罩后;9.离开公共场所后;10.触摸门把手、桌子、购物车或电梯按钮等之后要洗手。
洗手时一定要注意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洗手至少20秒。如果没有现成的肥皂和水,请使用酒精含量至少为60%的免洗手消毒液,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标签来判断消毒剂是否含有至少60%的酒精。将免洗手消毒液涂抹在手指的所有表面和指缝,直到双手擦干,同样大约20秒。
洗手三要素:洗手液、流动水、20秒。免洗手消毒液要含有至少60%的酒精,双手20秒。
在多数情况下,免洗手消毒液可以迅速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然而,以下情况需要注意:1.免洗手消毒液不能去除所有类型的细菌;2.当手明显脏或油腻时,洗手液可能不会那么有效;3.可能无法去除手上的有害化学物质,如触摸灭蚊片、重金属后。
摘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