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广告 一张小卡片让难题解决“一键提速” 延时一小步,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上海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居委会能力
第03版:社区服务 2025-08-21
佘山镇在全镇23个居民区探索试行错时服务制度

延时一小步,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王晟旎/郭爽

居民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如何让服务更贴民心、治理更有温度?近期,佘山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居民区作风建设,从机制创新到落地实践,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针对居民下班高峰办事难等问题,佘山镇在全镇23个居民区探索试行错时服务制度。佘北片区普遍延时服务至20点,佘山片区延时至18点,天马片区延时至17点半,午间和周末均安排值班,让居民“下班能找到人、周末能办成事”。

建立由居委会牵头的每日晨会制度,通报前一天问题处置情况、会商当日任务,形成“发现-讨论-解决-反馈”的闭环,让民生诉求不拖延。同时,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居委会吹哨—物业报到—业委会监督”机制。通过每周物业联席会议、定期巡查、居民恳谈会等,让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劲往一处使,难题共破解。

居民多次通过12345热线反映,木荷苑小区垃圾收集点夜间19:00—21:00总有拾荒者翻捡垃圾,厨余破袋声、金属敲击声、异味让人难以忍受。这一“夜间难题”,恰恰成了“错时服务”机制的试金石。依托错时延迟上下班制度,结香居民区迅速行动,将下班时间延至20:00,联合物业调整保安班次,组建21人的“夜巡先锋队”(党员占比60%),每晚3人一组对垃圾点“打卡式”巡察。同时建立“30分钟响应”闭环机制,发现拾荒者先劝导登记,拍照上传工作群,次日晨会通报处置;屡劝不改的由城管依法处理。物业还加装了垃圾桶防倾倒锁链,从硬件上减少翻拣可能。从7月21日到8月5日,仅半个月,夜间投诉从日均4件降至0件。居民说:“不仅晚上能睡踏实了,更看到了社区各方一起解决问题的诚意,住得越来越舒心。”

三周前,莘泽居民区启动了“错时上班”制度,看似细微调整,却让社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非传统时段”。上班族徐先生曾因白天投诉噪声总遇“闭门羹”犯愁,如今居委工作人员在傍晚主动登门,多次协调后,终于让扰邻的响声归于宁静。

8月5日,傅同学家外出旅游时,大学录取通知书恰好送达,居委会的“错时灯火”成了快递员的“安心站”,让这份承载未来的邮件有了稳妥的托付。就连夜晚的垃圾分类点,也有居委干部接力巡查,扶正桶盖、归置垃圾,默默擦亮社区环境的底色。“以前下班回来,总觉得居委也下班了,有事只能等明天。现在晚上灯亮着、门开着,心里踏实。”一位晚归居民的感慨,道出了错时服务的真谛,它不仅延长了服务时长,更让居委会成了居民“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港湾。

从机制到民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镇党委的整体部署,到结香居民区的“夜间整治”,再到莘泽居民区的“错时守护”,这些佘山生动实践都在诠释着,社区治理的关键就在于把居民的“需求清单”变成“服务清单”。下一步,佘山镇将继续深化错时服务、晨会闭环、“三驾马车”协同等机制,让“延时一小步”化作“满意大跨步”,让每个居民区都成为充满温度的“安心共同体”。

通讯员 王晟旎 记者 郭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