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沿开放大道笃行为共同命运把脉
第5版:博鳌同心 2019-03-27
全球政商学界代表再聚海南 世界进入“博鳌时间”

沿开放大道笃行为共同命运把脉

图视觉中国

特派记者

方翔

碧海椰风,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拉开了帷幕。本届年会以“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为主题,于3月26日至3月2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在四天的时间里,根据五大不同主题设置了66场正式活动。其中包括33场分论坛,16场CEO圆桌论坛还有电视分论坛,以及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多彩多样。明天上午论坛将举行开幕式,多国政要将出席。

多国共同行动愿景可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日将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李克强第四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宣告。

一诺千金。一年来,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相继落地。特别是在今年3月,《外商投资法》获得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将提高投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即将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继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之后,李克强第四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受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初就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世界上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热点问题不时升温,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突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时刻吸引外界的关注。在年会上,总理将如何向世界解读中国?又将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四大学术报告亮点不少

■《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

亚洲经济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快速提升,中国对各国出口贡献的增加值最多

■《新兴经济体报告》

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创历史新高

■《亚洲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中国仍保持上年度第9位的排名,竞争地位稳固,商业行政效率和社会发展水平进步最大

■《亚洲金融发展报告》

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现在亚洲所需要的

自2001年成立伊始,博鳌亚洲论坛在凝共识、促合作、推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过了18个年头。随着区域经济融合步伐的加快,论坛在2011年推出了第一份年度旗舰学术报告,并逐渐将研究领域从经济一体化、竞争力报告扩展到区域金融发展等议题,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各有侧重的报告体系。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昨日发布了《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新兴经济体报告》《亚洲竞争力报告》和《亚洲金融发展报告》四大学术报告。

《亚洲竞争力报告》指出,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亚洲经济体继续推进改革议程,不断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修炼内功。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政局动乱,各经济体积累的综合优势不会骤然消失。发展的惯性使亚洲主要经济体得以保持稳步发展,成为继续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竞争力报告量化指标中,27个经济体的得分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且各经济体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反映出更为健康和平衡的整体形势。

根据《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统计,2017-2018年亚洲地区共签署了17个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约70个双边协定目前正处于谈判中,更有多个高水平协定明显提速。亚太地区无疑仍是区域主义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亚洲经济的自身依存度不断提升。报告显示,亚洲金融市场对新增资本吸引力超欧美。总的来说,2017年的趋势就是资金从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撤出,转而投向中国内地等市场。

《新兴经济体报告》显示,G20国家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平均分别推出663.8和433.3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又以美国和德国出台的措施数量最多,表明发达国家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推手。

《亚洲金融发展报告》是论坛2019年推出的全英文专题报告,从基础设施的角度回顾了区域一体化的进展,深入剖析了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不足的发展困境,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报告指出,基础设施的匮乏和低效已经成为制约部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即使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东亚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

五大板块议题将成重点

■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世界经济把脉,针对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多边主义、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

探讨多边主义与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凝聚全球治理共识

■创新驱动

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寻找最佳路径

■高质量发展

围绕经济各领域的重点问题,探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方向

■热点前沿

涵盖政治、外交、安全、教育、健康、民生等议题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表示,博鳌亚洲论坛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凝聚亚洲共识,推动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亚洲企业及政府人士提供了高端对话平台。在当前形势下,博鳌亚洲论坛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面对挑战,坚持多边主义与全球化,使得人民获得更多的实惠。

今年的年会设置了五大板块共50多场讨论。其中不仅有普遍关注的经济和发展问题,同时也在论坛新拓展的五大领域,设计了诸多热点话题。此外,还设有青年、女性、海洋、宗教等议程。

李保东介绍道,今年来参加年会的代表有2000多名,来自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国政要有14名,部长级官员140多名,老挝总理、卢森堡首相、韩国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与会嘉宾中还包括了100多名部长级以上的官员、前政要,近百位世界五百强和知名的企业高管,上千名企业家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政商学界的精英汇聚一堂,通过头脑风暴一定会呈现精彩纷呈的场面。”李保东说。

“AI+时代来了吗?”“5G:物联网的成就者”“共享经济的未来”等科技范儿十足的热点话题都将在本届年会中讨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等将在博鳌相聚。(本报博鳌今日电)

博鳌声音

欧洲又有两国或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在26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2019: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论坛上,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Michele Geraci)表示,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其他国家会跟着走。

当地时间3月23日,中国和意大利在罗马正式签署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杰拉奇昨日表示,“中国比较擅长的正好是我们意大利需要的,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港口、公路等等。”比如热那亚一些港口签署了协议,将开拓进入北欧的良好渠道。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说意大利应该承担起作为欧盟主要国家的责任。”杰拉奇说道。而在G7中首先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就是意大利做出表率和领导力的方式。“意大利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其他国家会跟着走。我本可以给出两个国家的名字,可我不能说。但我认为这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了。”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和减震器

在主题为“70年与40年的记忆: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国发展的成就和未来进行了讨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减震器。“发动机是指中国经济增长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减震器是指中国巨大的市场帮助很多发达国家走出了金融危机。”“中国的发展就像跑一场马拉松,现在跑到一半,但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逆风’和‘上坡’,需要补充动力。未来,中国必须培养更强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调动研发人员、企业家、基层公务员等群体的积极性。”

特派记者 方翔 整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