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廿五载不忘初心,新时代从“心”出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昨天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讲话时指出,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慈善事业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的崇高事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扶贫济困、精准惠民,坚持依法兴善、专业发展,坚持扩大参与、融入生活,推动上海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更大作为。
副市长彭沉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铁迪等出席。
应勇说,扶贫济困是慈善事业的传统着力点,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上海慈善力量要继续当好政府救助的重要帮手,充分发挥慈善灵活机动、项目化运作的特点,成为政府帮扶救助的有力补充,与政府一道把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要努力当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得力助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加注重授之以渔、助人自助,把各自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尽快摆脱困境、改善生活。应勇指出,希望上海慈善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慈善法》和相关配套政策,把增强慈善公信力作为重中之重。要提升规范性、透明度、执行力,要加强宣传引导,把慈善文化转化为更多人的实际行动,使慈善活动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让慈善事业迸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应勇指出,上海各级党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好国家和本市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继续营造良好慈善环境,引导激励社会公众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截至2018年底受益人数累计达120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