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艺术的天空 凌晨四点他在外滩观光 让不同时代的人有了相同感受
第13版:文体新闻 2019-05-21
《电波》灯光师任冬生为在舞台上呈现黎明前的“曙光”——

凌晨四点他在外滩观光

任冬生

在被反复“称颂”拥有“老照片质感”和“电影大片即视感”的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幕后,隐藏着一个运光大师,他就是该剧的灯光设计——任冬生。昨晚,“电波”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大戏亮相,无论是为制造不同时空的同台,对舞台的巧妙切割;或是为烘托谍战波谲云诡的氛围,灯光都似一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手,将整台剧目的视觉呈现调至最佳。

质感和味道

时间倒回到开场前两小时,任冬生一如既往地在台前台后忙碌,调试电脑灯的位置,把控光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几乎每场演出开台前,他都是那个压阵的人。因为对于一部舞台作品而言,灯光是“最后工序”。

在“电波”被搬上舞台前,年轻的总编导给到任冬生两个关键词“老照片质感”和“上海味道”。为找到这种“质感”和“味道”,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任冬升开始疯狂地收集老上海的照片,贴满一屋子,也会

翻看以前的老电影,感受黑白屏幕上不时闪现的粗颗粒

质感。

落点和分寸

更多时候,他会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游走,虹口区拥有红色记忆的纪念馆,徐汇区铺满梧桐树叶的老法租界,黄浦区仅剩的为数不多的石库门房子。任冬生说,最难找的是“黎明前的曙光”,“舞剧是以李白烈士为原型改编的,他牺牲在上海解放的‘前夜’,所以在剧中多处运用到了一种类似‘晨曦’般的光。在战斗进入最黑暗的时刻,在英雄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刻,你留心去看,舞台上总会出现这种光,给予人们生的希望。”

为了找到这“曙光”,很多次,辗转反侧的任冬生会在凌晨四五点时,独自游荡在外滩,仔细观察天色的变化,看整个上海是怎样慢慢亮起来。他也会聆听外滩的晨钟而出神,把自己放到剧中的情境里,去找感觉。

当然,找到心目中理想的灯光效果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埋首剧场进行数百次的实验。舞剧中有一幕“李侠”被特务追捕的戏,黑衣人打着黑伞在暴雨中疾行,雨哗哗地落在伞面,泛出幽冷的光,但这光止步于此,你并看不见伞下的脸。这就是“运光”的落点和分寸,有时需精确到0.1厘米。

装扮和掩盖

因为是中国首部谍战题材的舞剧,那些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细节,需要演员用眼神和小动作让观众明了,而灯光是他们的最佳掩护。就像借着灯光的魔术师在观众眼前变戏法一般,“电波”也借着灯光让观众见识了地下工作者的战斗环境。

灯光是所有环节都完成后的“最后一环”,灯光设计需要记下所有人和物在舞台上出入的时间点,为他们装扮、替他们“掩盖”,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剧中。灯光,是为图片上色的人,也是帮照片打柔光的人。舞台玩到最高级,他们通常都是导演最信任的人,一如张艺谋难得玩一把舞台实验剧《对话寓言2047》,会记得把任冬生拉在身边一并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