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打造七张“检察一体化名片” 张洁亚烈士的亲属找到了 轻舟已过万重山 将一体化发展美好愿景化为现实
第3版:要闻 2019-05-22
沪籍抗战女兵年仅18岁捐躯 皖南宋家三代接力79年守墓

张洁亚烈士的亲属找到了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新民晚报》5月17日9版刊登了“皖南宋家三代接力79年守护新四军女兵张洁亚之墓 惟愿找到这位沪籍烈士的家人”的报道后,当天下午,张洁亚烈士的亲属就看到报纸,马上认定这就是他们寻找了几十年的那个“小姑娘”。张洁亚家乡普陀区长征镇(原嘉定长征乡)的知情人士,在读了本报报道后也非常激动,马上去张洁亚的亲人家,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记者昨天了解到,长征镇政府将安排张洁亚的亲属去安徽祭扫烈士。

“我家里订了几十年的《新民晚报》。上周五的报纸一送来,我就看到了你写的这篇报道。我当时很激动,张家人一直在寻找张洁亚的墓地,可就是没有结果。这回好了,总算找到了。”原长征乡党委书记张四荣告诉记者,他早就知道乡里有张洁亚这样一位烈士,她的亲人也住在现在的长征镇。张四荣当即拿着报纸,去了张洁亚弟弟的女儿陈小红家,今年已60多岁的陈小红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欣慰,连声感谢《新民晚报》帮助他们实现了多年寻亲的愿望。张四荣还告诉记者一条信息,1939年,张洁亚曾给父母寄过一张她穿军装的照片。记者昨晚从张洁亚二弟陈海泉的儿子陈小逸家见到这张历经80多年的泛黄老照片,烈士的英姿仍依稀可见。照片背后还有她写给父母的几句话。

而张洁亚的另一个亲人、侄孙女陈姗姗,也是在当天下午去父亲陈锡荣家时,在她为父亲订阅的《新民晚报》上看到这篇报道的,“张洁亚是我爷爷的姐姐,我应该称呼她‘姑奶奶’。那天爸爸和我一看到报道,就确认了她就是我们的亲人。”陈姗姗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张洁亚一共有3个弟弟、1个妹妹,张家从1952年3月收到她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后,就一直在寻找她的安葬地。其中1个弟弟在台湾,也曾回到大陆多方寻找。只可惜,3个弟弟直到去世也没打听到姐姐墓地的具体位置。“长征镇政府已经和我们沟通过了,将组织安排我们去安徽祭扫,我们期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本报和新民网的报道也引起了上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把本报报道转发到4个新四军的相关群里,发动新四军老战士帮助寻找。90岁高龄的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阮武昌将军读到报道后,立即将文中提到的张洁亚昔日战友毛维青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转发给了记者,希望对寻亲有所帮助。

上海福寿园给记者也打来电话表示,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的上海新四军广场,由该园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于2005年共同建成,希望能将张洁亚的名字增刻在广场的新四军英名墙上,让她尽快回归队伍,与“战友”们并肩而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