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声音·八方 破解入托、监管和服务难题 迎风而上 团结奋斗
第5版:要闻 2019-05-22

破解入托、监管和服务难题

我国有5000万左右3岁以下婴幼儿(不含3岁),入托率仅为4.1%,家庭婴幼儿照料负担较重,“没人带孩子”成为制约家庭再生育的突出因素。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它的出台对于缓解家庭的育儿难题,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托育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没办法,只好靠‘两边老人轮流值班、保姆随时更换、家里安装摄像头’等方式,熬到小孩3岁才上了幼儿园。”

——市民刘先生说。我国有5000万左右3岁以下婴幼儿(不含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千家万户。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入托无门”成为很多0岁到3岁幼儿家长的心病。

“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在一段时期里降低了托儿需求,使托儿所的消失暂时没有呈现出太大影响,但如今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的托育难题急剧显现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菊华说。面对规模极其有限的托育市场,家长们的选择充满无奈。多位家长反映,少数具有办学许可的民办托儿所,硬件一般,名额却长期供不应求;一些在工商部门以“教育咨询”名义注册的早教机构,实际是违规从事婴幼儿日托服务,随时有关门风险;而家庭作坊式的托育点,卫生、消防等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到孩子人身安全。

“目前,设置婴幼儿照护机构实行备案登记制度,所以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监管过于宽松。”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意见》针对监管问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同时,《意见》明确提出,对虐童现象“零容忍”,对相关人员实行“终身禁入”,确保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序健康发展。

“教育部门将围绕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需要,在即将印发的《新版中职专业目录》中增设幼儿保育等相关专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王岱表示。师资不足、缺乏相关培训也是托育服务供需不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意见》提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

“国家发改委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将按照‘规划统筹引领、政策组合发力、试点示范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规范统筹引领”是指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前期研究,接下来将在规划编制中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相关重点专项规划,相关实施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

本栏编辑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