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深化合作领域,信用合作不缺位。
去年,“信用长三角”网站及联合奖惩系统开始运行。204家企业被密切关注,随时预警,因为环保严重失信;同时,受环保处罚的1万家失信企业被披露信息。
长三角联合奖惩系统则率先在100多家商业银行开展联合惩戒,已有近50家企业被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农商行、建设银行采取督促整改、逐年压缩贷款额度、次年不再续贷等约束措施,3家失信企业被海关列入进出口重点监管对象。
今后,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如何深化信用合作?来自市发改委的信息显示,长三角一体化信用合作将从“三大方面”集中发力——
●环保和旅游领域征信合作 落实长三角地区环保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推动一批显示度大、效果好的措施尽快落地执行;加大对环保严重失信企业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股权投资、高层任职等方面的关联风险分析,再形成一批环保信用警示名单,助力环保领域的信用监管。
发挥好长三角旅游信用联盟作用,探索形成政府、行业、市场联合奖惩的有效机制,实现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和守信、失信行为认定标准、措施的互认。
●推动三省一市信用信息共享 以信用长三角平台为枢纽,加大整合公共和市场信用信息力度,提升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功能。
●落实区域信用合作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 持续推进系列重点任务和专项行动,逐步推广更多领域实施跨区域联合奖惩措施,研究制定区域信用服务分类目录,探索建立长三角城市信用合作机制。首席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