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帮侬忙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实施分类后小区依旧垃圾成山
第ZF4/21版:中缝 2019-05-22

实施分类后小区依旧垃圾成山

小区居委和物业花大力气实施了垃圾分类,为何在垃圾箱房前垃圾依旧“堆积如山”?近日,家住管弄新村的居民柳先生打进新民晚报962555热线,反映此事。

垃圾箱旁堆成小山

柳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居住的管弄新村,很早就实施了垃圾分类。不过,尽管垃圾被分了类,但似乎小区的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垃圾乱扔的现象,甚至比垃圾分类前,更严重了!”

记者从柳先生拍摄的照片中看到,该小区的垃圾箱房门口堆了不少垃圾,一些污水甚至“破袋而出”,污染了地面。“这样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有的时候,垃圾直接堆成小山。马上就要到夏天了,一旦滋生蚊虫,那我们还有安生日子可以过么?”

柳先生表示,目前,小区的垃圾箱房改造成了自动门,每周一到周五,早上6时至晚上9时开放,双休日的开放时间再延长一个小时。“照理来说,这样的开放时间,应该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可不知道为何,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好。”

有些人图省事乱丢

记者随后就此事采访了管弄新村第一居委会。谈及此事时,居委周书记也是一肚子“苦水”。“我们是5月6日开始正式在小区内实施垃圾分类的,目前,有一批居民没完全养成习惯。少部分居民把垃圾带下来,直接扔在垃圾箱房。”

周书记说,垃圾箱房有规定的开放时间,白天也有志愿者在一旁帮忙。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绝一些居民乱丢乱扔的习惯。

“根据有的居民所反映的开放时间的问题,我们也将适时调整,调整到6时半到9时半。”周书记坦言,客观的制度可以改变,不过他也呼吁,居民们要尽快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小区的美丽环境,出一份力。

居委承诺加强宣传

“我们也向每家每户都发了宣传册和宣传单,来帮助居民们了解、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周书记告诉记者,居委会进一步发动居委干部和志愿者的力量,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

不过,既然硬件到位了,又有志愿者来辅助,为何仍有不少居民不愿意跨进垃圾箱房,来扔垃圾呢?这无疑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