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黄鱼车,走街串巷,去了该去的地方,于是,废旧物品也就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了。
这样的资源化过程,是废品回收的“旧风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黄鱼车少了。当年的黄鱼车为何活跃?因为回收产业链很完整,居民有需求,黄鱼车有盈利,专业的回收机构就是黄鱼车的目的地。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申城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缺失,“旧风景”不再,大量可回收物进入生活垃圾清运渠道,在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活垃圾清运的负担。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都需要先打造起完整的产业链,专业机构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制度规范,亟需重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回收体系。事实上,立法调研也表明,80%的市民认为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如今,生活垃圾处理的空前受关注,破解“回收困境”,机会来了。一条回收路径逐渐清晰——重建交投渠道稳定、流向清晰、易于监管的新型资源回收体系,其间,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特别针对体系规划、用地保障、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整合好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加快推进回收体系重构。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要求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5%。因此,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内分出来,必要而迫切。
让垃圾分类、废品回收成为新时尚,让人们重拾“回收习惯”,在探索创新各种回收渠道之外,社区文化的潜移默化,同样不可或缺。如今,在申城不少社区,每月“3个5”——5日、15日、25日,开展“垃圾变宝资源回收日”活动,回收范围包括旧衣物、报纸、废旧电池、家用电子产品、过期药品等,引导居民树立节约资源、分类回收的环保理念。“3个5”回收日,就是社区的环保节日,无论是老小区还是新小区,居家过日子都会有闲置旧物需要处理,就算为了“赶个时髦凑个热闹”,大家也会来热闹热闹,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申城的“回收体系”终于可以说——再见,“黄鱼车”,你好,“3个5”!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