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义
1994年10月1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登塔观光设施和立体照明系统投入运转。至此,地面标高468米、卓然秀立于陆家嘴地区现代化楼群的“东方明珠”,以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交相辉映,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文化娱乐设施,展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象。
为了把上海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建设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为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并保持长盛不衰,不仅要有经济总量,还要有文化建设(包括文化设施)作支撑。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必然要求其文化事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文化设施状况相对还较为落后。正如夏衍在1987年撰文所述:“上海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半壁江山”,“但是三十多年来,上海的文化事业发展较慢,在文化设施方面‘欠债’不少。称得上漂亮的电影院仍然是‘大光明’,说了几十年的大歌剧院至今还没有建起来。”言简意赅的论述,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文化设施的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电视开始普及,然而当时的电视发射塔却不胜负担,上海市就提出了建新电视塔的设想。1984年,市八届二次人代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上海将新建一座电视发射塔。新建广播电视塔选址经过反复勘察和研究,最终选在浦东陆家嘴沿江至浦东公园一带。这里与外滩隔江相望,新塔建成后,可与外滩建筑群相映生辉,更可与浦东开发建设的大思路、大趋势相吻合。经过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和预评后,设计方案决定选用华东建筑设计院的“东方明珠”方案。1991年,上海市委提出要在“八五”期间建设或基本建成包括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新馆等在内的十大文化设施,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奠基开工。1994年10月,登塔观光设施和主体照明系统投入运转。1995年5月1日,开始承担上海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任务,东方明珠塔第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东方明珠塔主塔标高为468米,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553.3米)和俄罗斯莫斯科奥斯坦金电视塔(533.5米)。塔体总重量为12万吨,是世界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17.1倍。塔体由三根斜撑、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及广场、塔座、下球体、五个小球、上球体、太空舱、发射天线桅杆组成。塔身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由于设计者富于想象地把11个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正圆形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串联到绿色如茵的草地上,从而使“东方明珠”生动体现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神韵,透析出极为浓郁优雅的东方文化气息和江南艺术情致。入夜,遥望东方明珠,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登塔俯瞰夜上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经过不断完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都市观光、历史陈列、浦江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门景点之一,闪耀在美丽的浦江之畔。
明日介绍上海新地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