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音
“做人要简单一点。演戏要复杂一点。”三周前,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奖名单揭晓的当天,晚报用四个整版的特别报道,为获奖的文艺大家喝彩,也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中流砥柱留影。在接受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93岁的终身成就奖得主、越剧“王派”创始人王文娟老师用绍兴腔的上海话温柔地这样说。昨晚,在上海文学艺术奖的颁奖典礼现场,一头华发的王文娟又一次动情地说:“台上演戏我是不怕复杂,台下演戏我只求简单。这是我一生的信条。”
这句话,王文娟短短一个月里跟我们讲了两遍。我想,她跟自己的学生讲了很多很多年,很多很多遍。我想,这也是昨晚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五位文艺大家的共同心声。作曲家何占豪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中央,还清楚记得自己60年前创作《梁祝》那份初心,他说自己一辈子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麒派老生陈少云领奖时也再一次说起了心中的麒派艺术精神,“真情实感、浑身是戏”。这个总是豁出命去的“戏疯子”一上台便什么都不顾了,一心想要把最好的呈现给观众,69岁那年他在台上一个“抢背”摔断了三根肋骨,却生生地撑完了下半场演出。
五年前,同一方舞台上,获得“杰出贡献奖”时,书法家周慧珺说,自己的一生很简单,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法,那是她最大的快乐,她无怨无悔;五年后,她坐在轮椅上登台,大屏幕上依旧是她心底的话,“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我选择了书法作为我终身的职业”。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来到现场的黄宗英也让儿子带来了自己的感言,她说:“我要对巴老、佐临和所有的师长们说,学生没有让你们失望,小妹做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黄佐临跟“小妹”说:“有时应当什么都不干,就什么都不干,可以小做,小做,应该大干,当然大干。”
走过漫长的艺术人生,94岁的黄宗英说她要感谢上海的观众和读者,对她将近一个世纪的厚爱;要感谢党,对她将近一个世纪的教导;要感谢这片土地,感谢人民,对她将近一个世纪的抚养。我想这也许是所有艺术大家的心里话。儿子赵佐代读的获奖感言最后的三个字,很动人,黄宗英说,“我鞠躬”。
这是一位艺术家心底的感激,作为这座城市的市民,作为她的读者和观众,我们接受。但我们也想把最诚挚的敬意,把最真切的感激,回敬给这些可爱的人,这些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的人。是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和艺德,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这座城市树立起行业的标杆和城市的高度。
颁奖典礼,是一次纪念,更是重新出发。五位“杰出贡献奖”得主里,最年长的指挥家陈燮阳80岁了,他国庆期间还参与了《奋斗吧,中华儿女》的指挥工作,他说“要继续工作,到大家满意为止”;最年轻的获奖者辛丽丽只有56岁,她说这个奖让她感受到了责任,“拿到这个奖是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
前面的路还很长。星光熠熠,艺脉绵延。相信这份来自文艺大家、名家的执着与纯粹,这份光和亮,也能照亮我们日常的生活,照亮我们把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建设得更美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