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送馄饨去
◆给老人戴围巾
◆志愿者在包馄饨
◆慰问老人
绿豆汤里的深情
今年盛夏期间,志愿者们为户外工作者及古镇老人提供免费绿豆汤累计2800余碗,端午节爱心粽子1000余个,重阳节爱心馄饨10000余个。这一个个的数字不仅仅是“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公益项目的成果,更是对古镇老人的一份浓浓的心意。
□江鱼
“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公益项目,以新场52青年中心为基地,以青年为主体,由新场镇团委、古镇办、新场古镇党建联盟、各居委等部门的指导和集体创意,每年通过大型集市义卖、圆梦微心愿、爱心绿豆汤、传统节日敬老活动、爱心义诊、金婚记忆等活动形式,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为老人服务,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其服务对象也从最初的古镇区域的3个居委的老人扩大到全镇22个村居60岁以上老人,现在已经做到镇域全覆盖。迄今,“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公益项目累计参与公益活动的青年志愿者500余人,服务老人300多户,完成老人微心愿200多条。
爱在重阳
今年重阳,为了让新场镇上的老人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重阳节,新场镇团委携手52青年中心,共同在古镇发起“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系列公益项目之重阳敬老慰老活动。活动组织了近50位志愿者去陪伴新场古镇近200位老人欢度重阳,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古镇老人送上一份祝福,让老人们在重阳节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关怀。
早晨七点,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新场古镇家门口服务站,一起为当天的敬老活动做准备。大家有的准备馅料,有的围坐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包着馄饨。一只只馄饨瞬间成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好几盘。志愿者们将一份份馄饨贴上“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的标签,统一包装后,化身“爱心专送员”在古镇上走街串巷,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老人们拉拉家常,让对方在重阳节感受到一份关怀。
这一句句简单的关怀,让老奶奶哽咽落泪,让老先生越过古镇的大街小巷对志愿者发出由衷的感谢。这一份份馄饨不仅仅是一份爱心,更是一种浓浓的情义,一种心意的传承,一种关爱的延续。
“在江南,馄饨似乎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纽带,传统的邻里互动:小时候家里包了馄饨总会赠予邻居,这类似一种家风的传承,分享手艺的同时,也传达了心里有你、不曾忘记的意味。在重阳节能做这样一件事,特别触动和温暖。”52青年中心的组织者说道。这次活动在党建引领下,新场镇团委、古镇家门口服务站、52青年中心通过这一盒盒的馄饨,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心,更拉近了邻里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古镇大家庭的温暖。
爱在酷暑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接连的黄色高温预警袭来,对于室外作业的一线职工来说简直是一场体能的“烤验”。
自2015年起,新场镇团委携手52青年中心发起“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系列公益活动之爱心绿豆汤活动,每年酷暑,他们都会熬制一大桶清凉解暑的爱心绿豆汤,免费提供给高温下坚守在岗位上的交警、环卫工人、特保队员、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还有古镇区域80岁以上的老人,在炎热的夏季为他们送上夏日的一份清凉。
志愿者一边将绿豆汤一勺一勺盛在碗里,一边热心地和老人们聊着天。“你们想得真周到,白糖让我们自己加。”一位老人对志愿者说道。“嗯,我们就是担心有的人血糖高,不能吃太多的糖。”“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大家喝着绿豆汤,嘴里不时地说着“谢谢”,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碗绿豆汤带去的是阵阵凉意,感动着每个人的心。
我们城市的井然有序、生活的便捷、环境的优美都离不开这样一群质朴、平凡、可敬的人。在炎炎夏日一碗绿豆汤、一瓶冰水虽然只是一份微薄的力量,但传递的是一份清凉和爱心,收获的更是一份份温暖与感动。希望这一碗碗的绿豆汤能够在夏天为老人们和坚守在室外作业的工作者们带去阵阵凉意,让他们在这个夏天不再难捱。
爱在夕阳
“我感到自己很幸福,她一直对我很好,好吃的都给我吃,小菜什么的都是这样。我喜欢吃甜的,她就买甜的。从结婚到现在,从来没有争吵过。她对我非常非常关心,我应该要感谢她。”陆爷爷说道。陆明璋爷爷是这次“夕阳圆梦 爱上新场”系列公益活动——“金婚记忆”公益摄影的主人公之一,也是受益者之一。
陆爷爷1935年出生,今年已有84岁的高龄了,他的老伴儿黄金妹黄阿婆也已83岁,两人已经携手相伴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陆爷爷1952年12月份就去参军,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奋战,直到1958年才回到家乡。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黄阿婆,而碰巧的是,当时的黄阿婆也已被家里催婚许久,于是,两人情投意合成家了,就好像黄阿婆说的,“冥冥之中就是在等待着这个人”。
两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老人的家依旧干净整洁,老两口养了满院的花草和两条小狗。每天,陆爷爷都会陪着黄阿婆在院子里踱步,步履蹒跚却仍不忘牵着黄阿婆的手,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更显示出这个家的温馨。
自2017年开始,新场团委联合新场52青年中心、新场古镇家门口,通过招募社会摄影志愿者免费为新场镇老人拍摄金婚纪念照。截至目前,摄影志愿者们陆陆续续已经为100多对老人拍摄,留下他们的“金婚记忆”。摄影志愿者们用镜头为金婚老人记录下美好时刻,为老人留下一份美好记忆。
老人们经过50年的陪伴、50年的柴米油盐,相濡以沫,走过人生最美的时光。看着老人们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沟壑,聆听与回想着他们曾经度过的艰难的岁月,老人们用行动诠释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志愿者们看到了真情的可贵。
“金婚记忆”活动不仅仅是为金婚夫妻拍照纪念,更是弘扬敬老、尊老传统美德,对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精神的传承。
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老人,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52青年中心的主要组织者张天浩从2004年开始走上了公益之路。出生在新场古镇的他,对这里更是有着很深的感触和情怀。他发现古镇上居住着很多老人,有几位老人更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于是,他发起“夕阳圆梦爱上新场”公益项目,招募组织社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一起为古镇老人完成心愿。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新场,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居住着许多的原住民,作为全国特色小镇的千年古镇新场,也正迎来“江南水乡古镇”项目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机遇,被正式列入联合申遗名单,成为苏浙沪11个古镇之一。
在新场镇团委领导下,52青年中心一直将如何引领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关心关爱老人,体现新场青年的担当和社会责任,引发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社会老人问题,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最近,52青年中心获得了“2019年浦东青年社会创新公益项目大赛”优秀奖。这个奖项,一共只颁出了十个。
为此,张天浩满怀深情地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爱护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每一位老人都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也希望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得到更高、更远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