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都是,年轻的力量;志愿青春,书写新时代华章;我们在上海,拥抱明天的太阳。”上周,进博会志愿服务主题歌《年轻的力量》群星版上线,廖昌永、胡歌、黄豆豆、吴敏霞、邹市明等多位青年歌唱家、知名文体工作者站在上海地标建筑放声高歌,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操刀此次主题歌作曲的是一位“90后”上海小伙,名叫徐悦。他非科班出身,只是位乐坛新人,然而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及志愿精神的理解,从众多作曲家中脱颖而出,用作品赢得认可与肯定。
一年前接到“考题”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去年9月,距离首届进博会开幕不到两个月时,徐悦接到了来自共青团上海市委的“考题”——为进博会志愿服务创作一首主题歌,要求是“让听众能快速形成记忆,达到人人传唱”,要向《北京欢迎你》看齐。在找到徐悦之前,团市委已经同好几位专业作曲家对接过,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珠玉在前,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徐悦很快从最初的惊喜振奋情绪中抽离出来,琢磨思考如何把这道试题答得圆满。
想象自己是“小叶子”
每位创作者捕捉灵感的方式不同,徐悦的办法是在脑海中寻找画面感:把自己当成一个进博会志愿者,用画面感结合歌词,来寻找旋律的开启点。为此,徐悦翻阅了与志愿者、进博会、上海精神有关的大量资料。他了解到有许多国家与参展商将前来参展,志愿者工作压力很大,他们要熟悉每个场馆的位置分布,有时还需要掌握小语种。“我‘脑补’的其实并不是开幕后的盛大场景,而是志愿者、工作人员在前期筹备时付出的努力,这些点滴能够触动到我,包括其实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因此灵感很快就能来。”
根据主题与歌词,歌曲的关键词被定义为“青春”与“力量”。在创作过程中,徐悦选择激昂、青春、明快的旋律。“激昂的曲风展现的是‘力量’部分,轻快的演唱方式则扣住了‘青春’的主题。”
热爱创作公益歌曲
经过一年,徐悦有了更深的感触:“歌曲只是载体,要通过歌曲展示志愿者的活力,诉说志愿者的担当。”
徐悦从小就喜欢音乐,大学时却阴差阳错,选了管理专业。不过,这名“非科班生”没有放下音乐梦,2017年还发布了个人首张原创专辑。
进博会志愿服务主题歌的创作,看似机遇使然,实则源于沉淀——上海消防总队的公益宣传曲、上海市爱心暑托班主题曲都出自徐悦之手,创作公益歌曲是他作品中一大内容。如今,徐悦成立了魔都大班音乐基地,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提供公益的音乐知识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爱上音乐。
本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牛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