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狮子大开口 美要韩承担巨额军费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宣布辞职 广告 柏林墙倒塌30周年一堵新墙已经筑起
第10版:国际新闻 2019-11-11
东西德分歧犹存 美英法首脑缺席纪念活动

柏林墙倒塌30周年一堵新墙已经筑起

德国人在柏林墙前献花图IC

1989年11月9日,一堵高墙轰然倒塌,从此东西德之间的物理界限不复存在。30年后的11月9日,德国人在纪念柏林墙倒塌时却感叹,新的柏林墙已经筑起。这堵墙不仅在德国人心间,也在西方国家之间。

德国:难以弥合的差距

1989年,听闻柏林墙倒塌和边境开放的消息,22岁的罗马尼亚大学生乌尔苏背起行囊来到位于东德边境小城哥立兹,谋到了一份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手的工作。但就在同时,东德的年轻人却前往西德想要谋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福利待遇。哥立兹的人口从10万一下子锐减至5万。“我们失去了许多年轻人,他们跑到西德去找工作。而我们却急需年轻人创造未来。”哥立兹居民贝尔回忆起自己十多岁时的时光。

30年来,柏林墙这道物理界限不复存在,人员、货物、文化的交流畅通无阻。皮尤研究中心10月的民调显示,前东德和前西德地区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为两德统一对改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人们心中那堵无形的墙依然存在。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的纪念活动中所说,那些之前认为共产主义东德和资本主义西德之间的分歧可以消除的人,可能要再等上很久。

对于现状的满意度,前东德地区受访者要远低于前西德地区受访者。在过去两个月里,前者用选票表达了对同样来自前东德的总理默克尔的不满,让极右翼的另类选择党拿下了东部多个州议会选举第二的位子。

而当年前往西方世界追求更好生活的东德年轻人,也并没有都能在西德找到身份认同,只要一提起自己的东德出身就似乎低人一等。尽管如今哥立兹的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依然要高出3个百分点,但西门子、庞巴迪等大公司在这儿设有工厂,就业机会不少,再加上物价低廉,一些当年选择离开的人选择拖家带口回到东部。“像我一样,许多人都想回来,在这里养育子女、照顾老人,这儿的生活质量很高。”早年离开故乡赴美留学的贝尔如今回到哥立兹,负责城市推介,吸引那些当年离开的人回来建设家乡。

西方:现实存在的裂痕

“一堵由失望、愤怒和仇恨建起的新墙已经出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纪念活动上的这番话意有所指。

为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德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周200多场展览、研讨会和音乐会,9日当天献花、见证者登台亮相、柏林爱乐乐团演奏……但与5年前的官方纪念活动相比,西方大国领导人纷纷缺席今年却“抢了镜”。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德国的访问于8日结束,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0日飞抵德国,忙着“脱欧”和大选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更是无暇顾及,他们似乎都试图绕开11月9日这个“大日子”。甚至,蓬佩奥临走前还丢下狠话:“我们纪念的同时必须明白,自由从未得到保障。”马克龙则警告欧洲,北约正处在“脑死亡”的状态,将欧洲与美国的分歧公开化,同时也在与德国争夺在欧洲的话语权。

谁都无法无视西方世界现实存在的裂痕。想要“单飞”的美国让它的欧洲盟友深感不安,而德国的复兴又让法国感到焦虑。“我们尚未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没有墙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分析道,柏林墙倒塌本该意味着冷战结束和一个真正的国际社会的诞生,但30年后的今天,当下的国际社会却并非人们所期待的,“缺乏相互尊重和负责意识,成为无底线之人的藏身之所”。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