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在一次大数据峰会上,马云说:“现今社会,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样的教育,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上个月,在华东师大,马云再次语出惊人,这次指向的是未来人与机器“谁玩得过谁”。他说:“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他们未来无法和机器去竞争。”
马云不是教育家。但他说出了不少教育专家不敢说或没想到要说的话。的确,长期以来,“玩”似乎成了中小学生的“禁区”,大人想着最好成天把孩子圈在书桌前、埋首于题海中。
不要再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这个提醒,不妨从让孩子在应该玩且喜欢玩的年龄多玩玩开始做起。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