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延庆路(剪纸) 过画山找九马 棋痴小高 孙子教我乘地铁 永恒的星辰 我的大伯丁石孙
第21版:夜光杯 2019-12-04

棋痴小高

天元宝宝

最后一盘比赛下完,我脱力地靠在椅背上,内心疯狂吐槽:

一天四轮,杀人赛程,要不说围棋是体育项目呢。

十点钟方向有张端正的四方脸渐移渐近:

“宝宝老师,我们拍盘快棋?”

他就是小高:和我一样,打满了全天的比赛;和我不一样,于他,四盘棋刚刚活动开来。

认识小高在一次棋友聚会上,大家逐个自我介绍在什么机构,随什么老师学过棋。轮到小高,师承一片空白,机构襄阳公园。那天他找我下了盘棋,问我他有什么不足的方面,我开始自问学围棋都有哪些方面,努力地组织了下语言:你这个棋吧,江湖气太重,要去正规机构里矫正一下。小高点了点头,若有所思,转瞬又抬起头来:

“宝宝老师,我们再下一盘?”

刚才下棋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这个年轻人有永动机的隐藏属性呢?

听了我的建议,他去了体育俱乐部。从此,在一堆学棋少年里,多了个三十来岁的大小伙子,一学就是五年。

小高的天赋不算高,起步又嫌晚,拼计算力的话,或许他比不过任何一个在训的小孩,但是早年混迹公园,接触的层次丰富,如今又有职业大神朝夕相伴,在意识方面还是很有水准的。虽然有过磕磕绊绊,总体还能跟上教学进度。

我们普通人类,一旦输棋,万千哀乐,奔涌而来,悲凉黯淡中夹杂着挫败心境。小高却好像一台AI,自带负面情绪免疫系统,不论输赢,都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局后安静地听老师讲评,每每听到这盘棋里一个又一个机会的错失,小高仿佛置身午后的游船上:他坐在船里,船走在湖上,湖面浮光跃金,闪闪烁烁,两岸的风景好像棋盘上的机会,一寸寸迎过来,一寸寸被送走。

从家到体育俱乐部,两点一线,不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愿风声、雨声、落子声,声声入耳。家里的长辈很担心,这转眼到了适婚的年龄,哪个女孩能忍受这样的棋痴。小高一声不响,带回来昔日冲段少女小姚,从小辗转围棋道场,童年融入滚滚征程的她,或可以托付终生,他做了回棋盘外的判断。

大婚那天,棋友们都去贺喜,送了不少礼。他说最喜欢那副双面凸的围棋:一颗颗棋子拍在棋盘上,晃晃悠悠,那感觉像极了天荒地老。

结婚后,夫妻俩开了间围棋教室,小日子过得琴瑟和谐。每逢周末,小高还是坚持到体育俱乐部打卡,我正打算给小高设个全勤奖,他请假了,说是去外地玩两天。

看到那天晚上小高发的朋友圈,才知道他是应棋友邀请,跑去和当地高手交流。照片里的小高还是那个招牌式沉思咬手指的动作,照片上端配了行字:天下熙熙,皆为棋来;天下攘攘,皆为棋往。

小高就这样在棋盘上走着走着,把天走亮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棂,给棋子、棋盘洒上星星点点的金黄。小高闭上了眼,影子斜拉在墙上,和新升的太阳一般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