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超声)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5%。1—11月平均,CPI同比上涨2.8%。
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3.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约4.10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4.5%,影响CPI上涨约3.2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0.2%,影响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4.5%、2.0%和1.7%。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从环比看,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食品中,猪肉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价格上涨3.8%,涨幅明显回落16.3个百分点。
CPI连续两月大幅上扬,那么,今年能否实现全年通胀控制目标?对此,市场分析认为,本轮CPI的上行主要是由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结构性通胀,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水平仍然处在低位,因而虽然肉价上涨对短期CPI产生扰动,但不会撼动物价总水平稳定的运行基础,不会导致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事实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此前也表示,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CPI控制在3%以内),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