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41、242号街坊旧区居民告别蜗居
◆北宝兴路基地旧改集中搬迁现场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2019年最后一天,一大早,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育群中学西块,241、242街坊,共和新路街道北宝兴路基地,这三个旧改征收地块的千余户居民分批开始集中搬迁,告别狭小的老房,在新的一年里搬入有独立厨卫空间的新房子。家住芷江西路街道统北村的藏宗宝老伯,一家三口挤在14.9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多有不便。能赶上旧改,藏宗宝老伯喜出望外,“昨晚我没合眼,今天早上5点就起来了,其实东西早就打包好了,可我就是睡不着”。搬家前,最后望一眼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藏老伯既兴奋又不舍。
搬家热情很旺
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旧城区改建征收基地,位于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内有居民653证901户,在册人数3227人,单位13证。241、242地块私房比例达84%,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才5.43平方米,十几平方米里住着几代人,房间光线昏暗,终年要开灯照明。因墙体老化,在梅雨、台风季节,不少房子“外面大雨,家里小雨”。
地块征收签约刚生效,一些居民便请征收部门找搬场公司协助搬迁,区旧改指挥部和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也尽力满足他们的心愿,并与他们定下首批集体搬迁的时间。
锣鼓喧天、龙狮共庆,上午7时不到,搬场车整齐停在两基地沿线,居民们依依不舍地聚在一起,畅谈对新生活的期盼。据了解,两个旧改地块安置房源主要分布在宝山顾村、松江佘山北及闵行浦江、旗忠等地区,居民既可选择安置房,也可选择货币化安置,自己购买居住房屋。
沐浴旧改阳光
完成签约仅过去11天,2019年的最后日子里,北宝兴路基地的居民们高兴地迎来旧改项目生效和集中搬迁的时刻。
家住北宝兴路126弄的唐艳霞,住在老屋16年了,现在还是三家合用厨卫。搬迁当日,唐艳霞精心打扮,如同过年一般隆重和喜庆,“我们是工薪阶层居民,凭借自己的能力,很难改善居住条件。这趟旧改阳光照到了我们,我站出来第一个投赞成票,及时腾空房屋交给征收所。新的一年,我们就能搬入新房,拥有独立的厨卫空间了”。
北宝兴路地块内有137证、居民174户、在册人口602人。12月20日,北宝兴路基地集中签约第一天,居民在6个半小时内全部签约,刷新上海旧改地块征收签约的纪录。签约那一天,北宝兴路126弄的陶阿姨是坐着轮椅来签的,她和女儿都身患残疾,靠出租房屋维系日常生计。母女俩欣喜地盼到旧改,却在房屋评估阶段遭到租客阻挠,后者要求她们按租约赔偿6个月的租金,外加2万元的装修补偿款。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和征收组及时介入矛盾调处,将双方约定的租约赔偿金额降至2000元,帮助相依为命的残疾母女维护了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