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警惕身边的“小丑” 付费的知识糊弄不了人 “七步成诗”的演技类综艺能走多远 能默写《红楼》的男主还有什么不可能? 唐顿庄园的桥牌之道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0-01-12

唐顿庄园的桥牌之道

◆王曦

当年,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一个大家族的故事浮出水面。上世纪的前10年,工业革命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快速发展,议会斗争、遗产税等使经历数百年风雨的英国贵族在巅峰后出现衰落,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经历了矛盾激化—被镇压—部分自由的过程;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贵族人数急剧减少,特权被削弱,工党崛起,新兴资产阶级和旧式贵族的矛盾贯穿了远离繁华的唐家屯的数载春秋……

时隔四年,电影版《唐顿庄园》一翻页,划入了20年代。一战的影响全面展开,残酷的战争夺走了大量青年男性,特别是深受传统精神鼓舞的贵族子弟死伤惨重,导致很多家族血脉因此断绝,英国从此开始了平民化和大众民主的进程。妇女开始走向社会,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彼岸巴黎的香奈儿时尚也吹进了唐顿庄园,短发、西装、bobo头,爵士乐香烟和短裙开始流行……战争让人们更加相信快乐要趁早,这是一战和大萧条之间的一段喘息,短暂美好,恍如隔世。

坐在影院里的铁粉会为第一个乐句重新响起而激动流泪。这不是穆索尔斯基的牛车,大号和乐队缓慢沉重,悲戚,不堪重负;这是工业革命后的火车,强烈的钢琴为弦乐划分一个个重音,历史的车轮,铿锵有力,冒着滚滚浓烟,奋力向前,无可阻挡,远方无限,未来可期。

而没有看过原剧的人,顺着唐顿接待王室这条主线轻易就能分辨出十几条支线。剧中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生活如此,唐顿如实描绘,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有老天爷赏的那一碗饭,同时也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苦痛。编剧就像一个桥牌高手,给诸位角色一一发牌,邀请入场,每个人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就在对话、行动、服装、打扮中鲜活存在。

每个人都有拿到好牌的运气,但是永远不能指望拥有最好的一套牌。唐顿中的每个人在前五季的磋磨中,似乎都已经充分了解到自己手里有什么牌——比如伯爵不敢在王室驾到前轻易辞退男管家巴罗;知道该叫什么牌——比如大小姐执意让最信任的卡森管家回归庄园;也知道该如何配合队友——比如贝茨夫妇、厨娘、巴罗甚至联合皇室随从一起完成了尊严守卫战;更知道了该如何制约对手、该不该坚持、该不该给对手加码——比如女仆安娜和女王的缝纫师从不动声色到义正辞言的较量,保护了庄园的财物,挽救了晚宴的礼服……

桥牌是超强合作型游戏,唐顿上下皆深谙此道。每一场牌要解决一个问题,在一个牌面的组合下,所有的人都做到最好。奶奶是剧中灵魂,也是牌局高手,但光靠奶奶一个人是无法在牌局中发挥作用的。在明争暗斗的遗产保卫战中,长期和奶奶针锋相对的克劳利夫人居然暗中帮奶奶去打前站,确认了个中原委后,她又积极促成了双方的友善交流。

桥牌不是英雄主义,是木桶原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打开以后里面有什么,你能做的就是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当仆人团把机会给了曾经的“猪队友”莫利斯时,他的笨拙反倒发挥了效果。居高而傲的王室在惊诧于唐顿美食之余,恐怕更佩服的是唐顿上下的精明强干,明明身处不利局势却转危为安,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才有王后对上菜的莫利斯那善解人意的一幕。奶奶的双商在线是高手的表现,莫利斯的笨拙可爱也是高手的一种。没有停下来之前,赢家未知。就像阿尔法狗可以战胜三个桥牌高手,却输给一个消磨时间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太太。

一场牌局,真正的乐趣不在输赢,而是复盘的分析,一个局面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当奶奶把生病的情况向大小姐和盘托出的时候,本来已经要丧失斗志的大小姐瞬间明白了奶奶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叫牌,当她和爸爸以及全家人对奶奶不甚理解,甚至冷嘲热讽的时候,奶奶已经从全局的角度为家族做好了下一步的考虑。唐顿不仅仅是家族的财产,也是这个乡下社区的核心,它不仅养活着一家人,也承载着为此劳作的仆人们、农户们的生活希望。

电影版的《唐顿庄园》恰巧在合适的篇幅里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牌局,让我们看到了对利益追求的背后,有礼貌、尊严、荣誉、敬业在支撑。与《寄生虫》不同,《唐顿庄园》的价值观是向外的,有序的,是观察、逻辑、想象力的综合运用,是借助运气但不放弃努力的奋进,因此没有前者“如果我们是有钱人,我们也会很善良”的价值观,而是“尽管这里有你一辈子薪水也换不来的东西,但是那不属于你”。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互助、信任、支持与理解可以穿越时间,融化人心,让爱尔兰人汤姆不仅主动为王室遮挡刺杀,而且愿意为女儿留在唐顿。夜色正浓,酒意酣畅,当爱尔兰人汤姆和私生女露西走到了室外阳台,在浩瀚星空下起舞的时候,我们看到贯彻了唐顿始终的阶层、种族、价值观的矛盾,此刻正在试图理解与合作。当时间转向新世纪的20年代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了这超强合作的桥牌之道?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