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年度大戏开场,世界准备好了吗?
第12版:直击2020世界经济论坛 2020-01-21

年度大戏开场,世界准备好了吗?

达沃斯论坛主会场 本版图GJ

会场内公布的当天议程

开幕式音乐会上演《欢乐颂》

尽管平日是安静的度假胜地,瑞士小镇达沃斯此时此刻却是一个风云人物云集的世界级舞台:11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政经领袖、行业专家和学者,将在今天起的四天里齐聚于此,围绕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这里不缺聪明的大脑和多元的声音,但达沃斯论坛的真正魅力远在会场之外。表达和倾听,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期待而来。全天候观念的交流和碰撞,让小镇变身不眠的舞台。

年度大戏已经开场,世界准备好了吗?

知命之年的迷茫

每年年初之际开启一场盛大的讨论,达沃斯论坛多少有几分探路者的心境。对世界来说,这里是新年全球形势的重要风向标。但迎来五十岁生日的达沃斯论坛,今年没有知天命之年的淡定,而是有些迷茫。

全球经济疲软,世界贸易摩擦不断,地区动荡,贫富差距,政治极化造成社会分裂,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呼吁各国尽快协同合作,降低可能加剧的政治经济风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

新的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全球理念正加速酝酿,却还未成型。随着新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局,越来越多国家在认真思考前路。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变得更好?如果答案令人遗憾,人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博士决心重温达沃斯精神。1973年《达沃斯宣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认为多数挑战没有办法通过政府、企业或公民社会任何一方单独解决。而在50年后的今天,施瓦布强调,需要重新聚焦各利益攸关方在应对当下挑战中所应承担的新责任,赋予这一理念新的意义。

不过,在批评者看来,达沃斯论坛也许不是完美解决全球问题的场所。比如,达沃斯聚焦经济事务的初衷逐渐模糊,地缘政治和其他议题有时候喧宾夺主。比如,论坛年年呼吁环保,而达沃斯停机坪上,上千架私人飞机和其主人依旧饱受争议。

但不管怎样,正如施瓦布所言,如今的达沃斯论坛已经成长为世界上重要的讨论国际问题的平台。

充满焦虑的暗流

在达沃斯,会议议程永远在调整中。在一个时刻充满偶遇的舞台,有人会迟到,但也有人在最后一刻避免相遇的可能性。

伊朗外长扎里夫取消了达沃斯行程,理由是中东地区“充满不确定性”。在美国猎杀伊朗将军后,伊核协议摇摇欲坠,美伊关系创下新低。更糟糕的是,美国的行为让国际社会意识到,战争从未远离,并且冲突的发生形式永远在意料之外。

此次达沃斯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升温之时,但伊核问题似乎不会在会上发酵,欧洲人可能长吁了一口气。但即使没有仇人相见或者隔空对骂的戏码,焦虑仍然存在。

重返达沃斯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有自己的焦虑。尽管行前他以一贯的自信口吻在推特上写道:“出发前往达沃斯,与世界领导人和商界领袖会面,把好的政策和额外的数千亿美元带回美国,我们现在是宇宙第一!”但即使伊朗外长缺席,伊拉克总统仍然将和特朗普在同一个舞台发出注定不同的声音。这场美国挑起的风波酝酿已久,美国想要全身而退,没那么简单。此外,特朗普带着美国经济决策“三件套”——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一同前往,“达沃斯人”会对这些美国代表报以掌声吗?

昨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进一步下调了新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一大理由是美欧等贸易摩擦的加深。眼下,美欧贸易摩擦阴云正不断积聚:美国以法国数字税“歧视”美国互联网企业为由,威胁对24亿美元的法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征税的程序性障碍已经扫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对75亿美元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相关程序已走完,可随时宣布;美国迄今没有排除对600亿美元欧盟输美汽车产品加征关税的可能。

因此,今年的达沃斯并不是欧洲领袖会感到放松的场所。欧洲人的最大焦虑,也许在充满不确定的美国总统,以及他的推特。这从全球两大政治风险咨询机构近期的报告中可见一斑:失控的美国政治将是2020年全球面临的最大风险。

喧闹背后的孤独

某种意义上,达沃斯是喧闹的社交盛会,但有时候藏在喧闹背后的是孤独。

英国首相约翰逊不来,法国总统马克龙不在,欧洲“三驾马车”只剩下一辆,此情此景与去年何其相似。他们没有踏上前往达沃斯的旅途既是一个征候,更是某种意味深长的象征。

德国总理默克尔身负重任。这也许是这位欧洲最有权势的女性,最后一次以德国总理身份出现在达沃斯。但她是孤独的,背对着一个越来越分裂的欧洲。过去一年,欧洲国家深陷战略焦虑,开始战略觉醒,但能否达到战略自主则是问号。诸国面临的困境各有不同,深层次的共同原因仍是欧债危机以来欧洲民众对本国政府难以解决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关切的不满,最终撕裂社会。令人担忧的还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在欧洲持续抬头。

一些人因为“不参加”受到的关注反而比他们参加更多。英国首相约翰逊早早就放话,自己和政府要员将不参加达沃斯论坛,理由是“我们的重点是为民众服务,而不是为亿万富翁提供香槟”。事实上,约翰逊并不是一直反对达沃斯,在他担任伦敦市长时至少去过两次,敦促与会者到英国首都投资。但这一次,与他的“脱欧”大业相比,达沃斯显然不那么重要。

不过,尽管有“达沃斯禁令”,据英国媒体报道,财政大臣贾维德仍将参加达沃斯论坛。这体现了某种英国式的悖论:尽管不在场,但其实不想缺席。毕竟,不管约翰逊是否现身,“脱欧”后的英国和欧盟的前途将是与会者的焦点话题。

万众期待的团结

细看论坛安排,不少议题旨在寻求对国际事务的共识,“团结”这样的字眼或明或暗地嵌入其中。

在地缘政治领域,一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倾向日益增长,多边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本次论坛上,围绕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体系等话题的探讨还将继续。

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言行,将吸引世界目光。欧洲如何在大变局中重新定位自己?上任后已经进行数次外交访问的冯德莱恩,将努力寻找答案。而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变为欧洲央行行长的拉加德,不知是否会有新的感受。

需要团结的岂止欧洲人。为数不少的国际组织领袖齐聚达沃斯,将发出强烈的多边主义呼声。

在“廉颇老矣”的信任危机和难以纾解的财务困境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为联合国寻求支持。以联合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各成员国是否还能重温《联合国宪章》的初心?达沃斯或许是一面镜子。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的心情也不轻松。过去两年,多国出台大量贸易限制措施,仅过去一年就影响7470亿美元全球进口额。更糟糕的是,由于美国阻挠,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停摆。他在行前呼吁,世贸组织成立25周年之际面临巨大挑战,各成员需携手共克时艰。

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济增长这三个领域讨论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总监布库普认为,“基本上要解决任何一项挑战,都不能缺少中国的引领作用,而中国也确实发挥了这一作用”。

昨天的开幕式音乐会,主题是“对喜悦和团结的国际呼唤”,来自世界多国的音乐家们演奏了改编后的新《欢乐颂》。

这是来自达沃斯论坛的期待,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特派记者 吴宇桢(本报达沃斯今日电)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0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日在达沃斯发布报告,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

继去年10月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4%后,IMF 20日再次将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将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3.4%。报告预测,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将稳定在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将分别为4.4%和4.6%。

报告指出,制造业活动和全球贸易触底反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态势,中美经贸磋商出现利好消息,以及对英国“无协议脱欧”的担心减弱等积极现象提振市场情绪。然而,经济下行风险依然突出,如地缘政治紧张、社会动荡、经贸摩擦等风险。

报告建议,考虑到现有的货币和财政空间,在国家层面加强多边合作和实施更平衡的政策组合,对提振经济和预防下行风险至关重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