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
邵晓艳 制图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
■针对病情还没有特效药,但已分离了病毒并测出全基因组测序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于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已确认存在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
各地情况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武汉市198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
另据报道,截至目前,上海共有2例确诊病例,另有4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2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
【武汉】
新增1例死亡病例15名医务人员被感染
据武汉市卫健委21日凌晨通报,2020年1月19日22时—1月19日24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死亡1例,无出院病例和新增病例。
死者陈某,男,89岁,2020年1月13日发病,1月18日因严重呼吸困难入院救治,1月19日23时39分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等基础疾病。
截至1月19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4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69例,其中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武汉市共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16例患者中,危重症1例,其余病情稳定,均已隔离治疗。
【上海】
确认2例输入性病例
本报讯(记者 左妍)昨晚,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上海市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今天上午,市卫健委又发布了第二例确诊病例。截至目前,上海共有2例确诊病例,另有4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第一例患者为56岁女性,湖北省武汉市户籍。1月12日自武汉来沪后,因发热、乏力等症状,于1月15日在本市一发热门诊就诊后即被收治入院隔离治疗。经上海市疾控部门检测,并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20日,经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的专家评估确认,该病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现患者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第二例患者为35岁男性,本市户籍。1月8日晚前往武汉,1月11日返沪后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于1月16日在本市一发热门诊就诊后被收治入院隔离治疗。经本市疾控部门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经专家评估确认,该病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患者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据悉,两名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专家释疑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
有信心能控制 未发现输入病例再传染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1
如何看待当前疫情形势?
钟南山
有感染的病例几乎都跟武汉有关系。证实了有人传人的传染。也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
一个地方爆发,其他地方是散在的,不能说中国爆发。
就流行病学的状态,现在是在起始阶段。原来是四五十例,现在是100多例,是不是增加得极为迅速,不能这么讲,一个新发的疾病在早期是有一个过程。
曾光
武汉市做了很多的控制。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现在采取措施,完全是可以逆转的。
疫情现在处于早期,必须加强防控措施,让每个老百姓都知道。春节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们希望人群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不是官方的号召,是我们专家组的一些建议。
全国现在都没有发现输入病例再传染,我们要控制不发生第二代病例传染,更不能出现第三代。
这个病是我们交过手的很多传染病的一个,过去很多传染病被我们打败了,现在增加了一个新的对手。老百姓应该相信我们,国家疾控中心能迅速控制。现在也没有出现混乱,都很有序。
高福
我们在野生动物销售的环境里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应该说是第7个,过去我们知道6个,都是从某个哺乳动物、野生动物传来的,中间有一个宿主,再感染人类。我们这次在很短时间内把全基因组测序测出来了,知道它的祖宗是谁,基因是哪来的,又分离了病毒。
Q2
怎样预防?能不能治好?
袁国勇
一定要戴口罩,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眼睛、鼻子、口,也一定要注意卫生。很多病人已好转。很多对付病毒的方案已存在。
李兰娟
现在国家的病原学检测、全面防控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现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安全的门诊防控体系,也有一套治疗方法、抢救方法,有很多病人我们也都抢救过来。
Q3
疫情防治有什么难点?对后期发展有何研判?
钟南山
首先武汉减少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除非极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汉。武汉应加强口岸检查。
目前,防控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早发现、早诊断,还有及时接受治疗、隔离。得病人数在春节期间会有增加,但不会增加很多。
这次2周就定位了新型冠状病毒,再加上我们有很好的监控和隔离制度,我本人非常有信心不会重复17年前非典的情况。
Q4
对于春运出行民众有什么提示?
钟南山
如果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不要春运出行了,尤其是身体发烧、身在武汉。假如说发烧还要出行回老家的话,相关部门检测到后应该强制性地禁止他们出去。这是要提高防范级别,而不是单纯的劝阻。
曾光
对武汉市来讲,是全民行动起来,联防联控,各个部门要走到前台,把各方的力量调动起来。
另外还有一些医务人员,有很多做公共工作的,公交车的售票人员,还有银行柜台人员等面向老百姓的,一个人得病以后可能传染很多人,所以每个行业都得行动起来。千万别带病工作、带病旅游,这是非常危险的。
恐怖的流言造成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疾病本身,这是非典的教训。这个没有了,就便于我们控制病情。
【钟南山院士】
尽量不要去武汉 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
1月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新闻采访。
以下是钟南山院士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可能来自野味,可能性比较大的比如说像竹鼠、獾这类的野生动物。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尽管有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传染性没那么强。
■普通人要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现在已经有15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所以要提高警惕。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有感冒要到发热门诊就诊,要戴口罩。
■实际不一定非要戴N 95口罩,一般的口罩是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预防措施
勤洗手 重防护 关注饮食
■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