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脑瘫青少年陶艺康复班结业 “阳光之家”学员看马戏喜迎新春 徐汇区 “精彩属于你”才艺大比武一展风采 静安区 欢聚一堂感受特殊艺术的特殊魅力 在线手语翻译机“伴你无碍”
第24版:阳光天地 2020-01-21

在线手语翻译机“伴你无碍”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残疾人急难愁事

盲人观众带着导盲犬观看无障碍电影本报记者孙中钦摄

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两会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助残惠残民生实事和残疾人群众的急难愁问题,提出多件与残疾人相关的议案、提案和书面建议,积极呼吁为残疾人提供在线手语翻译,完善本市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机构养护服务,调整特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班)残疾学生技能鉴定成绩核定方法,将无障碍电影列入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在中心城区新建过街天桥安装电梯等。这些建议不仅与增进残疾人福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上海步入老龄化社会日益面临的“刚需”,其中一些已获相关部门积极回应。

“互联网+”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帮助

2019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尝试通过“互联网+”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实时在线的手语翻译视频服务。2019年,黄浦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视频手语翻译服务全覆盖。听力言语残疾人前往黄浦区10个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都可以通过中心内设置的“伴你无碍”手语翻译系统,将自己的需求通过手语告诉屏幕后的手语翻译师,再由手语翻译师转告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助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获得无障碍的窗口服务,更加准确、高效地办理各类事务。

2020年,松江又在全市率先将“设置手语视频翻译服务机”列为区政府实事项目。今年内,将有20台手语视频翻译服务机出现在松江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上海市人大代表、市残联副理事长莫彬彬在议案中建议全市公共服务机构大力推广无障碍信息沟通。据了解,上海目前约有7.28万人持证听力言语残疾人,由于手语普及率低,手语翻译不足,导致聋人群体在参与社会生活、获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障碍。莫彬彬建议,逐步实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窗口均能向聋人提供在线手语视频服务,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和辐射推广作用,推广至全市的医院、银行、机场等各个公共服务机构。

完善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机构养护服务

重度残疾人机构养护是近几年来全市残联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完善残疾人养护制度”被纳入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中。根据“十三五”规划,上海要推进社区托养机构医养结合和残疾人养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养护、居家养护、日间照料、临时托管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整合社会养老资源,提供视力、听力和语言的老年残疾人集中养护服务。探索老年人携残疾子女同住照护机构的服务渠道。各区每千名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配置养护床位80张,全市养护床位总数不少于6000张。

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王成呼吁,进一步完善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机构养护服务。王成指出,重度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救助依赖性强,其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是典型的弱中之弱。据统计,本市现有持证重度残疾人19.5万人,当前主要存在养护床位供给不足、现行补贴标准过低等问题。他建议增加床位供给,在全市各区养老机构开展重残养护床位共建试点,并探索集中布点集中收住。同时,提高补贴标准,建议将60岁以下重度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

此外,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还提出了做好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对无障碍电影发展立法、在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等议案、提案和建议,为民生代言。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