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奶奶李兰娟
去武汉之前,李兰娟在出征旗上签名
见习记者 张泽茜
■她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
■73岁,主动请缨驰援武汉
■她说,这一次,她来当一个医生,没考虑过什么时候回家
昨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为援汉医护人员做了医疗防护培训。
两天前,Z256次列车停靠武昌站。稍作休息后,她便开始工作。
三天前,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出发前,李兰娟院士在出征旗上签名。她说:“这次我主要是来当一个医生。武汉那边有很多危重病人需要我们,我希望早一点赶到武汉,解除病人的痛苦,尽可能更多地抢救危重病人,尽自己的一份力气。”
十五年前,李兰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说:“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这句话直到现在也没有变。
工作日志
1月18日
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也查看了有关现场。
在武汉,作为国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此后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
1月20日上午
与钟南山一起参加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
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当日凌晨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8时准时出现在院士门诊,为患者看病。
1月24日(除夕)
飞往北京,参加科技部紧急召开的关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相关的科学研究部署会议。21时许,从北京返杭。
“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
2月1日
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在出征旗上签名。
“我现在也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2月2日凌晨4:40
带领团队抵达武汉。稍作休息后在定点收治危重症病人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工作。
“这次我主要是来当一个医生。武汉那边有很多危重病人需要我们,我希望早一点赶到武汉,解除病人的痛苦,尽可能更多地抢救危重病人,尽自己的一份力气。”
2月3日下午
在光谷九通海源酒店援汉医疗队驻地,为四川、浙江援汉医护人员做医疗防护培训。
年夜饭是机场的饺子
“妈,等你回来。”2月1日,李兰娟的儿子郑杰发了一条朋友圈。
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抗疫之战打响以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员倍受社会关注,说着一口吴侬软语柔声柔气的李兰娟被网友称呼为“李奶奶”。
自1月17日起,李奶奶在儿子孙女的视野里消失了整整六天。“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凌晨2点之后睡的。”郑杰文章里的这个“她”,就是李兰娟。
亲人难免挂心,然而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这一代人视作本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飞往北京参加疫情有关会议。晚上9时许,她从北京返杭,晚饭是在机场吃的一顿饺子。“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李兰娟相当豁达。
从未放弃医生的身份
快节奏的生活,对李兰娟来说可能是一种常态。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李兰娟每天6时许起床,8时开始门诊。对此,她已养成习惯。就算晚上睡得再晚,早上起床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平时,三班倒的值班制度,医院开诊后陆续到来的患者,都需要李兰娟不断根据情况去调配自己的时间。即使是节假日,她也常常要处理一些突发的情况。
不少人都对李兰娟曾经当过“赤脚医生”的故事津津乐道。赤脚医生其实是她的选择,当时摆在她面前的选项还有做老师。然而李兰娟放弃了做当时工分回报更高的老师,“她觉得做医生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服务父老乡亲的意义也很大。”李兰娟的儿子回忆。
因为工作认真,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所以当时就有句名言——进门狗不叫。就是说赤脚医生和百姓已经熟到你进他家门,他家的狗都认识你了。”
“赤脚医生”李兰娟可受欢迎了,还因此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当时的学校多教西医理论知识,而“赤脚医生”的这段经历,让李兰娟在众多同学中,成了那个既懂西医又会针灸抓药的特别学生。
因为对职业的坚持,即使在担任领导岗位期间,李兰娟依旧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和医学科研。“她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医生的身份。”郑杰说。
常不在家却又很顾家
“李兰娟不在家。”外婆音色洪亮。
这样的片段常常浮现于郑杰的童年记忆。诞生于双院士家庭,郑杰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陪伴。“我基本上是外婆带大的。”他说。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是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对院士伉俪,也被人传为佳话。
李兰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一直珍藏着病人的感谢信,还曾把这些与病人交流的记录汇编成书。然而,她却很少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什么礼物。“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她对我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而是她和父亲两个人的一些行为,无形中对我传达和教育了什么。”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40岁那年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毕业后李兰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继续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李兰娟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四口。郑杰回忆,“当时我爷爷在老家生病了,母亲也没有和父亲说,就自己带着我,抱着弟弟去老家给爷爷挂吊针。一直到治好,这件事她也没和父亲提。小时候我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般,一直到父亲那个时候从香港回来,我们家才有了彩色电视机。”
一辈子好学不曾松懈
不仅是丈夫不断求学的坚强后盾,李兰娟自己在学业方面也一直很努力,直到当上院士也不曾停歇。
亲人对李兰娟的评价就是做每件事都非常认真,“今日事今日毕”是她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不少曾经和她共事的人,都对她此次出征信心十足。“李兰娟做事一定成。”“她一直觉得小孩不仅要学习成绩好,人品也要好。”郑杰说。尽管他从小成绩优异,李兰娟对郑杰要求依旧严格。“我小时候最怕的是如果成绩不好了,学期末的时候要怎么办?”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可能是李兰娟对自我严格要求的一个投射。
李兰娟求学时期,大家主要学习俄语。所以直到工作多年后,她才和丈夫一起开始学习英语。李兰娟和郑树森两人,听着磁带,重新从一个个单词学起。此时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还有大量的研究。“我小时候的印象,经常深夜的台灯下,看到他们一边补学英语,一边看国外论文。”郑杰说。
李兰娟曾说过自己没有任何娱乐时间,工作即是娱乐。就算休息的时间,她也常常要拿手机远程给病人看病。这样的职业执着,也贯穿了李兰娟一家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时间。郑树森偶尔看看电视,也会被李兰娟督促去看论文。在外人眼中,这对院士伉俪更像是一对医学“大牛”。两人虽然曾在同一家医院共事,却很少碰面,常常是一个人在台上做手术,另一个人在实验室讨论问题。
果敢冷静是自我要求
率先提出武汉应该“封城”,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向果敢冷静。
“作为传染病学专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是吧?所以她和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他们去看了现场,然后连夜回到北京汇报。”郑杰说。
在抗击SARS时期,浙江省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李兰娟着手开展病毒的分离和研究。不为人知的是,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使得浙江省最终仅有个位数的患者,没有更多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疫情防控是眼下真正的战场,她还想多花点精力再多花点精力。还有一些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工作,需要推进。“接下来希望减少一些媒体的采访,她确实是太累了。”作为儿子,郑杰始终在背后支持母亲,希望她不要太累。
然而,疫情当前,人们对信息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大家很希望在这个时候能够听到一些专家的声音,希望对最新情况有一些准确的理解。他们必须出来说话,也希望媒体能准确地传达给百姓。为此,曾从事互联网行业的郑杰专门组织了一个小班子通宵开发了小工具“李兰娟院士留言板”,希望能给武汉前方的百姓和一线医护人员一个传递心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