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三个“千万”提醒及时 雷霆之势 智慧之治 温暖之情 共筑一严
第4/5版:要闻 2020-02-11
一严到底 抗疫36计

雷霆之势 智慧之治 温暖之情 共筑一严

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新村在小区的开放路段进行封闭本报记者陶磊摄

复工潮已来,面对大量从外地返沪的人员,如何防控?面对可能出现的人群聚集,如何规划?各方责任主体“八仙过海”,为整座城市保驾护航。

住宅社区,绝大部分实现了“封闭式管理”,防控延伸到居民“屋里向”;街道楼宇,出入口管理升级新措施,“一楼一档”摸清健康“底数”;企业园区,同样严防死守,“消毒通道”“重型武器”齐上阵……

这些实招妙招,有雷霆之势,有智慧之治,也有温暖之情。亮出“组合拳”、织密“防疫网”,只为共同守护上海平安有序。

分色管理

逢漏必补 通行证一周三次升级

昨晚,在嘉定区安亭瑞仕华庭小区入口处,保安人员认真核对进入小区人员出示的《业主通行证》和身份证。

一周前,该小区物业实行通行证管理办法,车辆出门前需办理通行证,进入小区需验核通行证和身份证。同时,对于不同人员发放不同颜色的通行证,蓝色为常住居民,黄色为小区租客,红色为曾去过外省市人员、需居家隔离。车牌号、姓名、手机号码、去向、测温、出门时间、归来时间,通行证详细记录着业主每天出门的行动轨迹。措施推出一天就发现了不足,每辆车一张通行证,有些车内的乘客单独返回小区时,无法出示通行证。第二天,他们立即补“漏洞”,实行一人一证。今天开始,该小区再次升级措施,一般情况下,小区居民不得在夜间23时至凌晨5时出入。

为避免病毒交叉传播,《业主通行证》均现场制作打印,由物业工作人员佩戴手套操作、发放;居民进入小区后,物业人员回收通行证,对其喷洒消毒水消毒,晾干后交由居委会登记、保管。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拒绝死角

堵住隐患17个开放小区“全封闭”

奉贤区南桥镇有许多开放式小区,常年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成为防疫工作的死角。为了堵住隐患,从昨天起,南桥镇将在数天内完成所有开放小区的“全封闭”。

昨天中午,在南桥镇江海新村,无人把守的小区出入口已经由工人安装了护栏实现临时封闭,等工程全部完成后,小区将结束“四通八达”的现状,留少数出入口转为封闭式专人管理。南桥镇江海第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吴卫群告诉记者,全开放小区人车通行无阻,外来人口登记只能靠数十位干部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调查,耗费大量人力。为了将疫情堵在社区外,南桥镇紧急启动了封闭小区工程。在向居民发放了意见征询书后,反馈出奇一致,完全支持这一工程,排除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麻烦。

南桥镇现有开放式小区17个。因为都是老旧小区,长期以来都是敞开式管理,每幢房子周围都有出入口,最多的一个小区解放一区要有接近20个出入口。近日,南桥镇根据路网结构,按大片区实施小区封闭,在不影响小区居民的停车和进出的情况下尽可能实施封闭。开放式小区封闭后将在每个大路的出入口设置集装箱,小路口设置岗亭,为区域内车辆发放临时停车证,区域外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各小区物业将安排工作人员落实24小时执勤。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杨珺

从头到脚

装备升级 神奇毯喷雾机齐上阵

今天一早,在位于浦东新区北蔡镇的地杰国际城F街坊入口处,工作人员顾忠华手持蓝色喷壶,对着小区入口闸机前的一块方格地毯喷洒消毒水。2月7日,得知鞋底也可能携带细菌,物业第一时间推出新措施,将小区工程处施工使用的一块地毯放在人行道闸机口,喷洒消毒水。

“消毒地毯要浸湿鞋底,但又不能出水太多,微微出水即可。”顾忠华一边喷消毒水,一边用鞋底踩地毯边缘,查看地毯含水量。这块神奇地毯也吸引了部分驾车业主的好奇心。有驾车业主将车辆暂停在一侧,踩一踩神奇地毯,擦干净鞋底,再进小区。

小区门口转一圈,就能给外套消毒?这两天,居住在闵行区都市路2088弄的居民发现,小区门口多了一个临时帐篷,不时有烟雾飘出……原来,小区物业人员看见部分居民穿着雨衣出门,得知他们担心衣物携带病毒,在第一时间采购了两台水烟雾机,搭建了临时喷雾消毒帐篷。

两台水烟雾机一高一低,错落放置。需要消毒人员进入帐篷内,按一下开关,被稀释的消毒水瞬时从机器出口处轻轻飘出。“在机器前转一圈,我就不担心外套携带细菌了。”“尝鲜”的业主王华笑呵呵地说道。本报记者 杨玉红

近水楼台

热心老板 蔬菜直接送到小区门口

“不出小区就能买到新鲜蔬菜,真的是省了很大的麻烦。”昨天傍晚5时,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真光新村第七居民区的居民张先生,来到小区门口提走了一袋蔬菜。他说,“我现在也不想出门,更不想去人多的超市、菜市场买菜,居委会特别贴心,帮我们解决了买菜难问题。”

这个居民区有居民1535户,常住人口4300人左右,其中外来人口700多人。对居委会提出的让返沪人员主动居家隔离、居民减少外出的要求,居民们相当配合,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买菜就是一个难题。虽然有社工帮隔离居民代买,但随着人数的上升,实在是“供不应求”。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顺美突然想到,小区里有户居民在隔壁菜市场经营蔬菜摊,何不让他们一家给小区居民送菜呢?

“没问题,卖给邻居也是卖。这时候,我们一家能给邻居提供帮助,很荣幸的。”蔬菜摊的小周老板当场同意,免费把菜送到小区门口,并保证价格和市场价一样。他连夜回去通过小程序将自家的蔬菜上线,生成二维码发给龚顺美。2月7日,微信小程序买菜正式上线,上新的第一天,就有25位居民通过二维码下单。

龚顺美也在朋友圈宣传推广这个买菜方法。小程序上线3天以来,居民们纷纷添加,称赞这个方法解决了他们买菜问题,现在根本不用去菜场买菜,还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亲朋好友都很羡慕。

通讯员 陈丽雯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划片包干

不漏一人 防控延伸到“屋里向”

“叮咚,您有一条新微信……”“@楼长,早上买的蔬菜收到了,很新鲜!最近隔离在家,谢谢你们居委社工帮我们买菜和倒垃圾。”“@1701号片长:今日更新,18号从三层到十层一切正常;603室未回复我,我上门去了几次家里都没人;902、1002室出租,其余都为自住。”“@东方居民区党总支,我是1701号片长,今日片区内322户居民情况正常,5位楼长上报排摸总计有效户数15家,16号楼的902室上门重点排查,无任何异常情况。”

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由党组织、党员、志愿者骨干、居民群众组成的“楼组包干群”“片区包干群”“守望家园群”逐渐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战“疫”中的“新型武器”。

这个“新型武器”有多强大?记者了解到,具体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个人的防控信息,经1400多个“楼长”、138位片长,收集汇总给居民区党总支后第一时间报送街道联防联控办公室,这就是塘桥街道23个居民区建立楼组分片包干后的防控工作常态。同时,街道联防联控办公室将疫情防控工作提示、通知要求等,通过这个渠道“反向”快速、精准传递给塘桥的千家万户。

以纵向贯通、横向覆盖、内部打通、党员牵头,联接街道、居民区、楼栋、家庭的“四级”疫情防控网络,通过“划片包干”的形式,很大程度解决了工作量大、信息不通畅的难题。“守望家园群”可以将防控知识、要求、通知等及时传递到塘桥的每家每户,以“不见面、不接触”的方式将防控工作延伸到居民“屋里向”。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铁面无私

必设必测必登必报容不得一丝马虎

徐家汇街道虹二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式小区,小区共有992户居民,其中出租户大约400户,占小区总户数的50%。为守护家园,徐汇区虹二小区推出了“看家护院”的“六必”措施:

一是必设。小区出入口必须设置“来访人员登记处”,值守人员必须从门岗内移至室外,登记处应做到“四个一”:张贴一张《疫情防控告示》,放置一张登记桌,放置一本来访人员登记簿,配备一台红外体温测试仪。

二是必测。对于进入小区的所有人员,包括车内人员、小区业主等,必须仔细询问情况、测量体温。

三是必登。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特别是携带行李的,必须现场扫描二维码,做好人员信息的线上登记。重点关注身份证号码与来源地是否一致,发放《来沪探亲访友告知书》卡片。

四是必报。发现从湖北返沪或途经湖北返沪的人员、体温异常人员必须立即上报居委会。

五是必知。物业公司对上岗值守人员必须进行应知应会培训,熟练掌握使用体温测试仪。

六是必拦。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必须阻拦,一律不准进小区。小区门口设置快递集中收取点,由居民自行提取。

通讯员 褚琳月 本报记者 徐驰

编外食堂

中央厨房打包封口集中送餐分开食

猪排、酸菜鱼、梅干菜烧肉……每份均价30至40元,包含了一大荤、两个蔬菜、一个配菜和300克米饭。上午11时,50份午餐从小南国张江店配送出发,即将送到周边企业员工的手中。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则纷纷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取餐服务。顾客如果到店选购,可以用手机或者自助点餐机点餐,然后我们会打包并封口放在取餐处,顾客自行取餐即可,全程都没有人员接触。

复工后怎么用餐最安全?上海市餐饮烹饪协会日前组织全市80家餐企共有1724家门店为此开辟“编外食堂”,提供集中送餐上门服务。其中,既有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汉堡王等西式快餐,也有小南国、圆苑、唐宫、绍兴饭店等社会饭店,还有德兴馆、沈大成、大壶春、鲜得来等老字号小吃,掌柜的店、耶里夏丽、我家酸菜鱼、麻省理功等特色餐饮也在其中。从餐厅地址、联系人电话到起订份数,都一一列清,方便企事业单位和餐饮企业对接。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表示,为了完善服务,协会还制定了《上海市供餐外送服务企业服务公约》,规定供餐应控制批次和数量,即一个门店单餐向同一对象供应不超过200人份,不得超负荷生产供应,不得发包给第三方。供餐企业只能采用盒饭套餐,不能出现桶饭形式。

一份份盒饭集中配送到了企业,建议大家分开用餐。“公司员工可以在自己的工位上用餐,或者分批到茶水间用餐,用餐时不说话,确保安全。”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守住门槛

了解员工动态轨迹 制定入园“白名单”

上海企业正式复工,面对可能出现的人群聚集,企业如何规划?面对大量从外地返沪的人员,企业如何防控?闵行区吴泾各园区、企业自有“妙招”。

燎申智城南部科创产业园施行“白名单”入园制度。各家企业提前提交了入园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由园区管理方每日更新“白名单”。据园区负责人介绍,“10日‘白名单’上共有709名员工,未在‘白名单’上者,一律不允许入园。”

10日8时,陆续有员工入园。由园区安保、工作人员组成的检查小分队,牢牢守住入园门槛。一位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耐心对每一位入园人员解释:“每个人都要登记身份证、测量体温、核对‘白名单’信息,才可以入园,这是为大家的健康考虑,耽误大家一点时间希望大家理解、配合。”

园区工作人员在制定“白名单”时,会了解每一位员工春节期间的动态轨迹,对于湖北及重点关注地区的来沪人员,严格确保其居家隔离14天无异常后,方可进入“白名单”。

森马集团要求湖北省及14个重点关注地区人员暂不复工。同时,疫情期间,取消班车,减少人员聚集情况。无私家车人员可实行远程办公,大面积减少了企业实际到岗的复工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森马集团在疫情防控期间,员工餐厅只提供打包服务。要求员工打包餐食后,回到宿舍或工位用餐。对于不得不在餐厅用餐者,森马将餐厅内的部分桌椅暂时撤出,将桌椅间距拉大,并且保证一张桌子只留一侧椅子,引导分散就餐。在取餐区域,每隔一米都贴上了警示线,要求取餐时人与人之间必须间隔一米。

本报记者 鲁哲

花式消毒

进门必过通道“大喷筒”保驾护航

“36.8℃,正常。”“过一下消毒通道,双手打开,转3圈……”

2月10日上午,位于嘉定区的上海城运制版有限公司入口处出现了一条白色通道。它由企业员工利用厂区设备自制而成,在薄膜通道内,消毒液经过稀释后,通过2台加湿器释放独立空间内,起到临时消毒作用。员工通过简易消毒通道才能进入厂区。

该企业在复工之前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制定了完整防疫措施及应急预案,并配备了至少1个月的防疫物资,同时还设置单独宿舍隔离区和专门的安全员,对在岗员工每天4次体温检测,生产区域每日消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松江区九亭镇的上海高科技久富经济开发区也使出了大功率“重型武器”,为重点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在永大电梯厂区的办公区域,记者见到了全新的喷洒消毒工具,这个大家伙和日常见到的液体喷洒不同,粗壮的喷筒能够塞进一个成年男性的拳头,每次可装载16升消毒液,启动的20分钟内,可对标高3米左右的1000平方米空间消毒,效率大大提高。

提供这项服务的上海禹鸿冠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喷洒的消毒液也是公司刚研发完成的新产品,气味小、消毒能力强、副作用小。“这款消毒液的基础是国外牙科诊所使用的口腔消毒水,我们就是希望用食品级的消毒措施,让大家在安全更安心的环境下办公。”

本报记者 杨洁

科技防疫

热成像测温仪助力 更快更准更安心

位于长宁路上的兆丰广场办公楼,利用热成像测温仪等防范疫情,获得了入驻企业好评。“在这里上班有一种比家里还安全的感觉。”

“这台测温仪相比目前普遍使用的额温枪,至少快3秒。仪器测量精度高,达到正负0.3度。此外非接触式测温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昨天上午,高灵敏度的测温仪两次发出报警声。第一次是一位白领拿着刚买的茶叶蛋进入测试区。第二次是另一位骑摩托车上班的白领,刚摘下头盔,测量结果是37.3℃。等他休息5分钟再测才通过检查。

物业方还在大堂用围栏设置了等候区、测温区、出口区等三个区域。在电梯等候区,安排两位保安维持秩序,每部电梯每次最多只允许进入8人。电梯内贴着温馨提示,提醒乘坐电梯人员勿脱下口罩,尽量避免在电梯内交流攀谈。 见习记者 庄琦欣

专室专处

帐篷搭出访客室快递当场回收包装

位于闵行区顾戴路上的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顾戴路基地严格排摸后,已实行“一进一出”方式对员工分流测温;对外来的人和物,则采取了“专室”“专处”等方式。

基地一个大门入口处,已用帐篷搭出了两个访客室,每个长宽都达到了3米。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访客室系新近设立,由基地内各单位统筹、预约使用。使用时,物业安排专人登记、测温,并按“一访客一消毒”原则,每次使用后须立即消毒。

“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物品、车辆进入,如无必要一律不准入内。”该基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特殊情况需进入厂区的外来人员(含内部及协作单位),均须在门卫处签订复工健康承诺书、佩戴口罩、测体温、消毒,配合测温人员填写登记表、身份证实名登记及联系方式,并介绍有无湖北进出史、湖北人员接触史、离沪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登记情况需详细可追溯。

防控期间,员工个人生活快递一律不得送至公司,工作快递需消毒后由本人至门卫处当场拆封,物业设置带盖的固定回收桶,回收处置快递包装。

本报记者 罗水元

安全距离

保持3米以上距离每层楼面不超20人

所有楼宇内复工的企业,必须保证每个员工的工位之间留有3米以上的距离,每层楼面的员工数不超过20人。这是市北高新园区对复工企业提出的要求。

占地面积3.31平方公里市北高新园区,现有149栋办公楼宇、72个出入口,在园区办公的企业总数逾千家,员工达5万人。经审核,首批有104家具有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疫情防控物资配备齐全、防疫措施严格到位的园区企业可复工,复工人员总数达4000余人。企业复工之前,园区就已封闭了部分道路、设置了139个测温点,确保进入园区办公的每一家企业员工必须进行全覆盖、无疏漏的体温测量。此外,园区还对所有办公室楼宇的大堂、消防通道、停车场、垃圾房等公共区域进行每日2次以上的消毒防疫,并对220部电梯、332个洗手间、门把手、楼道扶手等重点楼宇设施进行了消毒。

为应对上班早高峰,新园区重新规划了人员进出动线,在进入园区的人行通道前,增设了鞋底消毒区域、预留了缓冲区域,使得排队的人群可以拉开间隔,尽可能减少人群集聚。园区还在高峰时间段人员进出密集的市北云立方、市北智汇园设置了红外测温仪。它占地很小,与通道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一旦经过者的体温超过37.3℃,这台设备就会发出报警声。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

合纵连横

“六个一”有章法楼宇疫情“零报告”

2月10日,黄浦区南东街道辖区内约有1700家企业全面复工。复工潮来了,社区防疫更要有章法,南京东路街道拿出的办法是“六个一”——“一街一网”“一楼一档”“一日一报”。

“一街一网”就是街道联合专业力量防控。“一楼一档”就是楼宇企业包干联系制度。“一日一报”就是楼宇企业疫情日报制度。

迄今,南东街道辖区不少企业自觉推迟了复工时间,鼓励员工错峰返沪、分批返岗,同时加强防护物资储备,应对复工后抗疫需求。其中,全球国际货运、美世咨询采用远程会议功能,鼓励员工在家办公、网上沟通;康宝莱推迟复工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职工寻找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科技京城内的赛格电子市场将开市时间延后至2月18日,引导各商户尽可能待疫情缓解后再开业。首席记者 姚丽萍

轮流到岗

错峰上下班

志愿者集结上岗

在潍坊新村街道辖区内,62幢商务楼、1647家企业复工、15721人陆续复工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党组织亮出“组合拳”、织密“防疫网”,在井然有序中守护着每个人的安全与健康。

上午8时,商务楼里党群服务站的志愿者们准时上岗了。电梯门口的地面上,每隔1米都贴上了标记,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原先常常扎堆的人群,排出了简约式的“北欧风”。而6层以下的员工则在有序的疏导中,迈开了腿拾级而上。

嘉兴大厦是全国“支部建在楼上”的首幢商务楼,红色物业联盟“楼宇议事会”平台发出了“错岗上班、轮流到岗、远程办公、居家上班”的倡议,大楼内3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全楼50%员工居家上班,上班的50%员工中又有50%错峰上班。

而在陆家嘴商务广场内,回楼宇上班的人数,从2300人下降到了700人以下。

本报记者 王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