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玉兰绽放早樱探头申城春花提前赴约 广告 “六字礼物”送小哥 上海交大研发自动消毒机器人 教育部:不能强行要求老师当“主播” 517项事权下放临港新片区
第8版:综合新闻 2020-02-12

“六字礼物”送小哥

曹刚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的网络订单大量增加。从牛奶面包到水果蔬菜,从肥皂牙膏到纸巾碗筷,许多家门口超市就能轻松解决的日用品消费,纷纷转移到了线上。我们宅在家,与病毒“闷战”,而快递小哥整天奔波在外,比以前更忙。关爱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换位思考,想送上一份“六字礼物”。

一是提效。全市绝大多数住宅小区已实行封闭式管理,快递员送件通常分两种情况:送到即走,比如盒马小哥,在塑料袋上写下门牌号,留待居民外出自取;等待取货,可能是由于货物相对贵重,京东、顺丰、EMS和“三通一达”等快递员,往往留守在小区门口,挨个打电话,等居民来拿。大家出门速度不一,工作效率很难保证。即便是更高效的前一种,也会遇到个别居民强烈要求当面领取,让小哥苦等多时。

快递企业、物业、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能否共同协商,辟出指定区域,轮流派人值守,让更多快递员减少无谓等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就是减少大家的安全风险。

二是呵护。昨天和一名京东快递员聊天,他每天要在小区外的寒风中站几个小时,等居民们取货,近距离面对多人。令人担心的是,由于未进入小区,没有人帮他测量体温。他全天戴口罩,挡不住憔悴的眼神。冷风吹久了,普通感冒发烧的概率也会增加。

如果有快递员长时间留守门外,小区能做的,除了划定区域、守牢大门,能否再多一些健康呵护,及时帮他们测一下体温、端一杯热水,或提供一些免洗洗手液?

三是尊重。有些小区的智能快递柜就在大门旁,却坚决不准快递员进入,操作未免生硬。千万别搞错了防范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必须严防死守、冷酷无情;而外卖小哥不应该遭受冷遇。

与其一刀切地将他们拒之门外,只求“与我无关”,不如将心比心,多些关爱。与其冷冰冰地叫他们“外来人员”,不如微笑着说:“虽然最近不能进小区,但居民生活离不开你们,你们一直都是小区居民宅家抗疫的坚强后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