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盼春(中国画) 心与心更近了 花无心怒放,人有情待偿 云上的日子 十分像人的人 循着海明威的足迹
第18版:夜光杯 2020-03-19

花无心怒放,人有情待偿

吴 越

春天来临的第一个征兆,不是柳树干硬的枝条上裹了淡若轻烟的青纱,不是去年扔在阳台上的花盆里抽出细若蚁腰的叶柄,而是忽然有一天出门发现天空变高了——像是被谁一下顶开了盖子,阳光毫无障碍地从极高处倾泻而下。忽然会有点眩晕,就像是睁开眼发现自己在升往天空的电梯里。这时各式各样的鸟叫也清晰起来,咕咕,唧唧,啾啾,还有三个音节的、四个音节的……虽然听不懂,媚丽得很,婉转得很。有些树还一片叶子也没,但鸟儿们不挑剔,穿梭上下,迷离左右,并在树与树之间、树与檐之间、檐与檐之间,开辟了无数条空中航线。只要驻足一分钟,就被拖入到这无限的万花筒般的缤纷热闹中去。这时候你就会感叹:春天啦!

我向来不大主张赋予春天太多的象征意义,春天要承受的太多啦。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加之地球自转轴的斜率,使这一单调的环形运动增加了热量(我想象它是一把橙色的粉刷)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涂抹的乐趣,于是乃有了四季。只有笔杆上挂着半瓶醋的文人才会对此大惊小怪,大呼小叫。地球上的诸多生灵在亿万年进化演变中摸索出了与热量共进退、相偕行的生存之道,每种生命——植物、动物、人类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那把远道而来的热量刷按“按宇宙惯例”,把每个大大小小的周期解码。对人来说,是又开始了一年,对花来说,是又开始了一生,对鸟来说,则又开始了一辈子的七分之一。春天转瞬即逝,人世的愿景不能光指望一两个意象的美丽。

但今年的春天肯定是特殊的,需要物候的加持。别的就不说了,说说我两个朋友。一个朋友彦清在北京,父亲从鹰潭老家打来电话:“终于能从小区里出来了,走到江边无人之地,漫道樱花,空气里都是蜂蜜的甜香,想分享给你,所以给你打个电话。”她挂了电话,想回家了——但还不能。我另一个朋友安庆原本居北京写作,过年回湖北武穴看父母,就此留到现在,索性朋友圈里图文直播乡间的春天,江边(好巧,也有一条江,中国人的原乡哪能缺得了“江边”二字)盛放油菜花,地耳,黎蒿——“早上听到鞭炮声,下楼问父亲,他说是花朝节,是个看花的节日。果然看到家家户户放鞭炮烧纸。到了下午,春雨淅沥,响起了第一声春雷。马上要春耕了。”

日轮不停,时序照转,春天的这些美好事物——洇染半江的樱花,空气里的甜香,湿润的春雷,楚楚的地耳,于今既带来安慰,又泛起凄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爱生命。

最后说说我的一个发现吧。近来常在小区花径闲逛,意外的是,山茶、二叶李、樱花、结香、迎春,并没有比往年开得更多更旺,按我预想,无人打扰,草木蔓延,春花该更繁盛才是的。往年赏花人多,处处“花见疯”,没想到,花没有了人来赏,也无心怒放了。花也有“人来疯”么?等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