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盼春(中国画) 心与心更近了 花无心怒放,人有情待偿 云上的日子 十分像人的人 循着海明威的足迹
第18版:夜光杯 2020-03-19

云上的日子

王勇英

我是自由写作者,日常家居生活大致是,一起床就打开两台电脑,一台写作,另一台网上放音乐,登录qq,打开博客和微博。手机放手边,时不时发发朋友圈,关注微信里各个朋友的信息。我和编辑都是网络联系。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网络,但我还算不上是在云上生活的人。

我习惯到实体店购物,几乎每周带孩子去书店,走在书店的书丛中,感受着那种纸质书的气息,享受在书店购书的那份喜悦。也喜欢去超市和菜市场买菜,在瓜果蔬菜中感受生活的气息、生活的味道。

在这次疫情期间,宅家一个多月,原先的生活方式、习惯都有了改变。首先冲击我的就是购物的习惯。年前我备了不少食物,第一个14天,食物充足。第二个14天,食物告急。小区物业帮业主们去超市购物,然而物业人力有限,又是疫情期间,也不忍心多次麻烦他们,就试着在小区购物群的平台上下单买菜。

我孩子六岁多,以前他每天都要到外面找小朋友玩,现在必须关在家里,他就趴在窗口眼巴巴地往外看,渴望出去。小孩子精力旺盛,不能出去玩,在家里也是坐不住的,几乎每个角落都钻遍了。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陪他看书,看动画片。后来,发现有些云上博物馆、云上美术馆,很新奇,也带孩子在云上游了故宫、敦煌、美术馆。惊叹,原来网络真能开启云游四方的神话。

出版社编辑联系我,让我在网上给读者朋友们开视频课。瞬间吓呆了!害怕。

我觉得给孩子们讲课、讲故事还是面对面讲才有气氛,在视频里讲,总觉得不自在,眼神飘忽,无法穿过手机寻找遍布在各处的“听众”,对着手机里的自己讲故事,怪怪的。不过,还是拍了好几个视频给出版社,由于是自拍,眼神,表情都不太自然,有时候拍到一半,孩子突然冒出来叫:“妈妈,我要吃苹果——”打断了。一个一分钟的视频我要拍上七八遍。

接力出版社的陈老师联系我,把视频课改为录音故事,在悠悠熊阅读营线上播放。我试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一开始讲得有些不太自然,总是想寻找听众。有好几次我是在天亮时分录故事,清静的早晨,有一个老婆婆每天早晨都在小区喂鸟,疫情期间也没断,她一边喂鸟一边跟鸟儿说话,她的声音和鸟鸣声便是天然的配乐,那种感觉特别美好。录了几个故事后,才慢慢找到感觉,讲着讲着就走进故事中去,悲伤或欢喜。

《儿童文学》的王苏联系我,在3月13日做一次直播,给萌童们讲故事。还有出版社的责编也联系我,准备要开直播。

疫情期间,中小学的老师还有编辑们都变身“主播”,一些作家朋友也走进直播间讲课。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主播,各种状况都有,有些老师在画面中只出现额头或长时间出现下巴以下的脖子和喉结。还有一些就是声音一直在响,“主播”却不在画面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不知道我进入直播间会出现什么状况。我计划把油画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展示油画或现场画画。说实话,我现在还不知道做直播要准备些什么。担心到时候一边讲一边画油画,如何让读者们能听到我讲话又看到我画画?

哎呀,就是在慌乱地准备着。哎呀,总之N多平时没有尝试过的,现在开始尝试。哎呀……

世事如棋局局新,对弈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