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浙江黄岩又出名了,不是因为人们熟知的蜜橘,而是因为“复活”了的古村落。百年历史的浙西乡村在保护中得到新生,村民通过多种产业富起来了,学规划的学生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游客又寻回了记忆中的乡愁。今天本报报道的这个乡村振兴样板,堪称多赢,究其秘诀,最值得关注的是“陪伴式规划”理念。
“陪伴式规划”是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提出的,并在黄岩得到了充分践行。这在各种“高洋上”“后现代”“新奇特”规划设计铺天盖地的当下,富有新意,也很珍贵,体现出一种平等而尊重的态度。
首先,这体现出对建筑和风貌的尊重。曾几何时,大拆大建是城乡改造的主旋律。为了某一地块的整体规划,一些有年代的老建筑、有故事的市井街区,都被一拆了之,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甚至还出现了不伦不类的建筑。而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城市中有了历史风貌保护区,不过在我国广大的乡村,这一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这是一种对文化和记忆的尊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看上去是漂亮还是破败,其实都有长时间积淀而成的记忆和文化。这种记忆和文化,慢慢积淀成为人们的乡愁,如果轻易抹去,是令人痛心的。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人民的期盼,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杨贵庆认为,并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乡村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化什么样的妆”。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城里人前去指手画脚一番,而是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和文化,以及当地人的意愿,用最合适的方式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八年来,杨教授陪伴在黄岩的村民身边,戴着草帽、背着布袋的他已完全融入了当地人中间,用他不凡的智慧和眼光,使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变得美起来,富起来。
人们常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陪伴,意味着倾听,意味着共情,意味着不离不弃,意味着润物无声的影响。而改变,也在这种耐心的等待中出现,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终于带来惊喜。就像黄岩的沙滩村和乌岩头村,经过八年的慢生长,终于开出了一树繁花。
这,或许就是黄岩古村落改造给我们的启示。
(相关报道见第8-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