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幼儿园,熟悉又不同 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重视洗手  保持距离  环境通风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快乐”? 快乐童年,“起跑姿势”要正确
第2版:要闻 2020-06-01
起早贪黑赶场学习 爱画冰淇淋被斥“丢人”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快乐”?

昨晚,上海家长学校在线直播课的主题为“尊重·理解·接纳——让儿童更快乐!”5.5万名家长参与听课。“现在的孩子幸福但并不快乐”成了课堂上的一个沉重话题。许多家长不约而同地留言:当我们祝福孩子们儿童节快乐时,有没有问过孩子真的“快乐”吗?

“抗议无效”渐失自我

课堂上的第一个案例就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一名小升初孩子,每天早上6时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套英语试卷,然后才能吃早饭;7时出门去学校;每天下午放学后要去课外辅导班,晚饭只能随便对付一下,通常晚上8时才回到家,紧接着又有一堆试卷等着要做,不弄到晚上10时多是不可能睡觉的。对于这么辛苦的孩子,有家长直言:“这个案例并不特别,因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参与讲课的上海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副教授董丽敏告诉家长们:“当下的孩子,如果单从物质生活条件来看是很幸福的,但如果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未必真的快乐,因为孩子们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家长为他们安排好学习之外的一切生活与活动,常常忽略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即便有时候也会有孩子表示反感,但基本上‘抗议无效’。于是,很多孩子就在一次次的屈服中慢慢地失去自我。”

“经常发火”超过三成

就在昨天开课间隙,上海家长学校针对学龄儿童的家长做了一项在线调查。如果以100分为满分值,家长认为孩子的快乐指数在91分至100分之间的占23.3%,在71分至90分之间的占53.2%,在61分至70分之间的占19.1%,在60分及以下的占4.4%。经常对孩子发火的家长约占34.1%,偶尔发火的占六成以上,从不发火的家长仅占2%左右。家长们的焦虑依次为:孩子学习效果不佳、独立性差、抗压能力低、身心不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弱。

过度干涉扼杀才能

课堂上另一个案例也引来刷屏讨论。有一名7岁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尤其爱画他爱吃的东西,比如汉堡包、大鸡腿、冰淇淋等,但每次都会遭到妈妈的训斥:“你总画吃的,给别人看到会认为你是个吃货,多丢人啊,不要再画了!”后来,这个孩子改为画飞机、大炮,可是妈妈还是不高兴,对他吼叫:“你就会画这些啊,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不会画吗?”再到后来,孩子干脆扔掉了画笔,再也不爱画画了。

“其实不只是画画,家长一个不假思索的评判或干涉,就可能扼杀孩子天才般的创造力,消除孩子应有的兴趣和快乐,甚至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孙传远说,很多家长不了解或故意忽视孩子的“秘密”,要知道,孩子最大的“秘密”就是儿童的天性,即童真、童趣、童心。要想让孩子快乐,就得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家长必须具有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家庭教育观,不同风格的孩子要有差别地教育。 首席记者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