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结果公布
第10版:专版 2020-06-02
全方位展示“时代精神”全景式呈现“健康之城”

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结果公布

140个“健康故事”将汇编成册亮相今年上海书展

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

一个时代,如何见证一座城市让健康融入万策的决心与行动?一座城市,如何守护2400万市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答案,或许就在这140个“健康故事”里!近日,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活动正式公布结果:“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海连续12年为2400多万市民送上‘健康大礼包’”“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等60个案例获选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示范案例,“建设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开展上海市青少年健康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创造更有温度的无障碍交通环境”等80个案例获选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优秀案例,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等20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这140个典型案例具备“健康实事有力度、健康举措有温度、健康管理有深度、健康服务有广度、健康视野有高度”五大特点,集中展示健康上海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将为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群防群控机制、深化《健康上海行动》带来重要启示。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将与《新民晚报》一起把这140个“健康故事”汇编成书,于今年8月上海书展首发亮相,全方位展示“时代精神”,全景式呈现“健康之城”,进一步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

健康,与这座城市的发展紧密交融:上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探索在特大型城市开展国家卫生区建设,并首先实现建成区全覆盖。2003年,上海在全国最早全面启动特大型城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前瞻践行“健康融入万策”理念,迄今完成五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高度评价“社会共治、群众参与、健康之道”的“上海经验”,在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期间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2019年8月,我国第一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发布,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协调市委、市政府40多个工作部门共同编制,推出18个专项行动、100条举措、40项考核指标,是健康上海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到2030年,使上海市民主要健康指标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领先水平的基础上有更大提升,率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使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健康,与万千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上海连续12年向全市所有常住人口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和实用工具的“健康大礼包”,覆盖800多万户家庭和2400多万市民;上海在全市累计创建健康自管小组3万余个,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跃人群接近80万人;上海以推进国家综合医改试点为抓手,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筑危重新生儿、孕产妇抢救网络;上海是全国最早颁布控烟政府条例的城市之一,“天花板下全面禁烟”已成全民共识与社会共治;上海打造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与慢行交通系统,黄浦江两岸健身步道与骑行道蜿蜒铺就美丽的“健康愿景”……2019年,上海市民人均期望寿命83.66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06‰和3.51/10万,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十多年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2019年上海市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达32.31%,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提前实现《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中2022年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赞誉上海是健康城市工作的样板城市,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上海在健康促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引领地位毋庸置疑。为持续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2019年8月,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活动在全市全面启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集中展示健康上海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满足市民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不断增强市民健康获得感的典型案例。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反响热烈,全市参与健康上海建设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各办医主体、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学、协会与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群众等大力支持,积极推选,共报送315个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市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对收集汇总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与筛选。在完成初审的基础上,先后召开案例推选讨论会、举行专家评审会,最终推选出140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60个示范案例、80个优秀案例,同时产生20个优秀组织奖。

这140个典型案例,涉及打造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各方面,包含在保障和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方面有突出成绩、获得市民高度认同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和重大成就等,具备五大特点:一是健康实事有力度,如“上海连续12年为2400多万市民送上‘健康大礼包’”“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构建市民健身休闲新地标”“上海打造1300余条市民健身步道”“上海新建85个智慧健康驿站(小屋)”等,多部门推进、跨领域协同,致力改善全民生活方式和人居生态;二是健康举措有温度,如“聚焦青少年眼健康,助力光明上海建设”“探索长护险移动结算,让失能老人更受益”“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助力残疾人康复路”“新媒体艺术绘画,为自闭症患者就业打开一扇窗”等,为“一老一小”构筑健康屏障,为特殊人群带来健康保障;三是健康管理有深度,如“开展上海市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上海社区糖尿病同伴支持模式推广”“开展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全民齐参与,各区有特色”,立足疾病防控,聚焦前端干预,推进系统管理;四是健康服务有广度,如“上海开展‘1+1+1’家庭医生签约(含延时门诊服务)”“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实施分类救护改革,切实加快市民急救反应时间”“建立‘名中医工作室’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等,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推进医疗资源均衡,构筑完善服务体系;五是健康视野有高度,如“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长三角联动发展,异地门诊助力健康上海”“成立国内首个省级健康促进中心,打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上海模式’”“‘上海健康云’:互联网+全程健康管理创新实践”等,引领智慧健康,协同长三角,辐射全世界,致力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将与《新民晚报》一起把这典型而生动的140个“健康故事”汇编成书,于今年8月上海书展首发亮相,同时举行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经验交流会,激励全市各行各业推进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传播等工作,跨部门协作、全社会联动,让健康融入万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努力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按照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要求,对标顶级全球城市,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宋琼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