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去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09天,比2018年的296天多了13天,优良率为84.7%。今天上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19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市民可登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sthj.sh.gov.cn)浏览或下载。
公报显示,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臭氧污染仍较突出。2019年,申城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二级标准2微克/立方米。臭氧在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占比达46.4%。
2019年,上海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2018年进一步改善。与2018年相比,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比例下降了5.9个百分点,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35.1%和7.3%。上海市4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9年,市规划资源局开展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13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为Ⅲ类、Ⅳ类、Ⅴ类的数量分别为2个、10个和1个,分别占15.4%、76.9%、7.7%。
公报显示,上海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7年至2019年上海市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础点位的例行监测结果表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