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奋战在美国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男护士
第20版:新民海外 2020-06-15

奋战在美国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男护士

陈营冰(右三)携自己的两个孩子参加“大爱无疆”捐赠活动

穿着全套防护装备的陈营冰

文/沙鸥

人物名片

陈营冰

美国加州弗雷斯诺社区医院护士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90级经济学系的毕业生,现居美国加州的陈营冰却因在一家医院当护士,并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而受到中外人大校友的关注。

疫情爆发后,陈营冰所在医院开始接收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中感染的风险逐日增加。在他身心俱疲时,他和所在医院收到了人大90级校友及其他国内爱心人士捐赠的近4000个口罩和一批防护服。来自祖国亲友的关爱,让身在异国抗疫前线的陈营冰备感温暖。

经济学毕业生,美国护士,这样的身份反差,令很多人诧异。而这只是陈营冰顺其自然的人生选择。20年前,他辗转北美求学工作,一个同事的意外去世,让他萌生从医的念头,经多方考量,他最终选择就读大学本科护士专业。多年的工作历练,让他越来越坚信,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1

他为自己买了最高的生命险

陈营冰是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中西部城市弗雷斯诺(Fresno)一家社区医院的心脏科护士,每天直接接诊新冠疑似和确诊病人。

这家社区医院是加州中西部最大社区医院,有约8000名员工。

疫情初期,医院的工作节奏一如往常。慢慢地,陈营冰从微信群里越来越多地了解到中国的疫情。一些华人开始设法援助中国抗疫。当时,根据美国政府和防疫官员的说法,以及发布的零星病例,陈营冰和同事都觉得疫情根本不会蔓延到自己所在的区域。但后来日益增加的确诊数字,让陈营冰也紧张起来。

陈营冰所在的医院从开始不让戴口罩,到逐步接受大家戴口罩,再到鼓励、号召戴口罩,最后到一只医用外科口罩戴一周甚至回收再利用,也印证了疫情的不断蔓延和加重。

一时间,口罩等防护用品成了最短缺的物资。4月初,陈营冰曾经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90级校友向海外校友捐赠了一批口罩;还有同为校友的“RUC地产投资基金”合伙人张仁凯发起“大爱无疆”行动援助的口罩,加上90级校友徐向华捐赠的防护隔离服等,这一切,让身在异国他乡的陈营冰深深感受到同胞手足的关爱之情。

陈营冰是乐观派,面对疫情,他尽量寻找乐趣,吃好喝好,听中国专家的建议补充蛋白质,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尽管如此,为了有更好的保障,他还是给自己买了最高的生命险,想着万一在医院染上病毒,妻子可以很好地照顾两个女儿。

2

打工时目睹意外,萌生从医念头

陈营冰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经济专业。2000年,他到美国得克萨斯州进修,后辗转到加拿大多伦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他先是在一家中餐馆当服务员。很辛苦,岗位竞争也很激烈。有时会莫名被老员工指责,还会被同事小群体挤兑。

直到有一天,陈营冰因为感受被店方不公平对待,压不住火气与老板的儿子吵了起来,结果很快就被炒了鱿鱼。尽管如此,陈营冰现在还是很感怀在餐厅打工的时光:工作简单不用想太多;可以跟客人随时交流,让自己练习了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理解和尊重不同客人的想法。

后来,陈营冰经一位越南籍朋友推荐,到离多伦多一个多小时路程的一家汽车配件厂当工人。在机器每日的轰鸣声中,陈营冰度过了平淡而又安稳的7年。本想就这么一直干下去,但一次突然发生的安全事故使陈营冰改变了想法。一位来自北欧的工人在使用手动起重机设备时不慎触电。急救人员赶到后抢救多时,最终还是无力回天。高大健壮的小伙儿半小时前还有说有笑,一眨眼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这次亲眼目睹的事故对陈营冰打击很大,他也意识到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惰性生活。他说,事故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心里总感觉很内疚,“假如自己懂得急救,或许能挽回同伴的生命。”就是藉由此次事故,陈营冰萌生了学医的想法。

3

重入大学读完本科考取护士执照

这个念头,陈营冰仔细地盘算了良久:当医生肯定是不可能的,时间和高昂的学费都耗不起,而做护士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在北美,护士的收入和社会评价都很高,所以护士专业一直很热门。但护士的入门要求很严,是很多人心目中最难学的几个本科专业之一。犹豫中,陈营冰多方请教,又得到当时还在中国做护士的女朋友的鼓励,于是,他首先破除了自己作为中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毕业生的光环心理,投入到选定方向的准备中。

为了适应巨大的专业反差,他先读了一年科学预科班。2012年,他考取多伦多一所大学护士本科专业。得益于之前的工作实践和过去扎实的理科基础,以及“人大人”踏踏实实的学习精神,4年中,陈营冰获得了校园学习的快乐和满满的成就感。尽管如此,陈营冰还是刻意在人大同学的视野里消失了好几年。

2016年,陈营冰顺利毕业,但并不能直接投入实际工作,还需要一个类似高考一样的职业大考。考试难度很大,题库里几百道题,验证应考者对护理理论和技巧的掌握度,最多可能需要考7个小时。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过不了,只好放弃。陈营冰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仅考了76道题就过了关。历时5年多,陈营冰终于领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护士工作执照。

不过,陈营冰没想到,工作并不像传闻的那样好找。经过了大半年求职,干了几个月兼职的社区护士后,最后才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家医院找到了正式工作。陈营冰回想起初到这个大医院实习的经历时说,那真是苦不堪言,压力山大,总有第二天会被解雇的紧张。当地人有自己的独特口音,说得又快,有时候双方完全不能相互理解;在大学里学到的护士技巧,在实际工作中简直不值一提,一切都得从新开始;培训期间,有时也免不了受到非议和指责······

就这样,几年下来,陈营冰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医学专业知识,护理技能不断提高。同时,也培养了面对生死保持平静的能力。有时候,看到自己的意见被医生采纳,提前预防和避免了病人病情的恶化,或者通过一些护士技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他就感觉自己所选的医护工作是有价值的。

2019年底,陈营冰转赴加州中西部城市弗雷斯诺一家社区医院工作。

4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回故乡看看

从疫情最初的平静到每天直接接诊新冠疑似和确诊病人,陈营冰的心态和情绪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上班时心情忐忑不安,不知道哪天就会“中弹”,而下班回家时,又特别担心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和两个孩子。

他承认自己心里时常会紧张,但也只能努力保持镇定。有一天,一位老同事下班特意跑来跟他打招呼:如果你哪天上班见不到我,那就是我已经死了……

有一次,医院接到一名疑似病人,患者头疼、低烧、肺部树状发炎磨砂阴影,这次又因为心脏问题进院。陈营冰陪护了他整整12个小时。还有一次,陈营冰接手一名从普通病床转过来的后期新冠病人。工作过程中要进行高危操作,用一次性尿道管取尿采样。当时陈营冰的防护措施还很简陋,幸好有人大校友送的N95口罩,再配上医院的简单防护衣和护目镜,陈营冰就在胆战心惊中完成了操作。

陈营冰深知做好防护的重要性。他按照武汉朋友的做法,在家里设置“半污染区”,每次回家后把自己的衣服、鞋子消毒后放在“半污染区”。洗手、漱口、洗鼻孔、洗眼。全套程序严格操作,不敢有半点差池。

目前,陈营冰所在的这个小城确诊人数达到数百例,他所在的医院还在紧张应对中。几天前,消防员、警察以及很多市民开车来到了医院周围,一起鸣笛向他们这些服务于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意。近日,陈营冰所在的区域又新建了一个临时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忙了。他期待着疫情早日得到控制,生活恢复原来的模样。待到一切重归平静,他会带着两个女儿回国看望亲人,再到故乡和母校走走看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