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一年半来,这位90后上海小伙走遍沪上百个红色地标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2020-06-28

一年半来,这位90后上海小伙走遍沪上百个红色地标

三山会馆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介绍墙

小赵在一大会址前

中共中央文库遗址碑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挂牌)

小蒸农民暴动指挥所旧址碑

陈云故居

高义桥

◆家伶

有人担心年轻人对红色文化兴趣不大,会疏远历史。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一位90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从市区到郊区,拍摄了很多这座城里的革命纪念地,为建党99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启程

赵雪舟,一个斯文阳光的上海大男孩。生于1991年,正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专门史博士。

还是2018年,他的导师苏智良告诉他,关于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的书《初心之地》需要配照,当时已有6年党龄的他,开始了漫长的寻访之路。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蕴育了许多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2009年,上海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确认了600多处革命纪念地。原计划是尽量多拍,不要遗漏,范围广泛,和红色革命相关的文化也包含在内,根据资料预估,有近千个地点。看起来一目了然,但当他正式开始清理线索,却发现,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有的人不止一个故居,比如巴金,和他相关的地点就会有好几个。这些人在上海的活动场所有多个,也是和当时环境相关的:国民党经常会实施抓捕活动,因此地下组织时常会更换地点以保证安全。

做完案头工作,接下来就是实际探访。所谓实践出真知,实际探访后又发现,原先的计划又得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一些地点消失了,一些原址被整体移位了,还有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了翻修改造,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寻访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历史和当下的再触摸、再发现。

震撼

对于高中就写了入党申请、大学本科入党的赵雪舟来说,一大会址尽管去过多次,每次去依然有不同的感觉,也有新的收获。石库门建筑弥漫着上海气息,展区内陈列的大量实物和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经最先进的多媒体编辑进行展示,加上影片和短视频,多样化的展示手段有着历史性的震撼。小赵同学来一回看一回。

去年的黄梅雨季,赵雪舟去拍摄上海市第三次武装起义南市指挥部(又称三山会馆)。这座始建于1909年的晚清会馆建筑占地面积3897平方米。因为大,赵雪舟开始想用无人机航拍,后来得知对无人机拍摄有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对保护建筑,于是改成了近距离拍摄。“三山会馆对历史的还原与展示做得非常好。”赵雪舟说,“我在里面认认真真地全看了一遍。在闹市区有这么大一块地方真不容易,听说馆内有时还举办展览、讲座、戏曲表演、中华民俗等文化活动。”

而拍摄渔阳里,对赵雪舟来说也是一次丰富的自我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淮海中路567弄6号(原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培养后备力量的所在地之一。除了团中央机关旧址,这里也是中共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我拍摄的时候,新渔阳里正在改造成渔阳里广场。当年这里培养出很多进步青年、干部,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1920年8月,在此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青年团,俞秀松任团书记。而俞秀松,正好是赵雪舟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因此他感到特别亲切。因为熟悉史料,对赵雪舟来说,曾经的历史,是可以充分共情、理解的非常鲜活的体验:作为当时的年轻人,俞秀松也有迷惘、有痛苦,他在日记里记录着自己从学生、工人到进步青年不断成长的过程。而这种成长的经历和奋斗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赵雪舟。

惊喜

预定的拍摄地点,有大有小。有的在闹市区,因此,也不时会有“蓦然回首”,方得相见的惊喜。

青浦练塘的小蒸农民暴动指挥所,知名度不高,停车不方便,去小镇得走很远的路。好不容易到了那里,却找不到路牌。赵雪舟在小镇里转了半天,找了很久,有些气馁。突然,他在一个弄堂转弯时发现了一块碑,一下子兴奋起来。仔细端详,果然是这块碑,在小弄堂口竖着,旁边有扇门。四周都是居民楼,小赵向当地人打听,可惜没有联系方式,但他的相机,依然将这珍贵的资料留了下来。

另外一个碑的位置更神奇。中共中央文库遗址在当年的西康路560弄(合兴坊),按地址找过去,那里已拆除变成了一个月子中心。他跟那里的保安搭讪,一问,果然是有纪念碑的,但在西康路的机动车绿化隔离栏里,在人行道上是看不见的。隔离栏的植物长势茂盛,赵雪舟来回走了几圈也没找到,天又下着雨,不免有点烦躁。还是多亏保安指点,他贴着机动车道边走,终于找到这个碑,高兴地将它拍了下来。

遗憾

在寻访的过程中,赵雪舟有时会遇到临时的变数,需要灵活机动。比如新闸路的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赵雪舟去寻找的时候,那幢老建筑正好在翻修,四周有2米多高的施工围墙围住。1.84米的他想尽办法,终于在墙外找到一个高处,站在上面,拉近镜头,从上往下方得拍成。

但也有一些找不到的地方,令他觉得十分遗憾。

比如瑞金二路409弄的田汉故居和秦鸿钧新新里电台旧址,就是现在的日月光中心附近;比如复兴中路221弄又新印刷所旧址、239弄中共早期党校旧址,就在翠湖天地附近,他去时有幢老建筑正在整体平移,无法弄清楚底细;比如自忠路163弄陈望道、邵力子故居,顺昌路李汉俊、李书城故居,都没找到门牌号,居委会也表示没听说过;比如金陵东路279号《新青年》月刊发行社旧址,已经淹没在高楼的一层店招里……有些地方则门牌号如今难以找到;也有地方被改造过了,混在居民楼里,成为了一道生活场景。

丰收

去郊区拍摄不是件容易事。为了不把人拍进照片,去郊区拍摄,赵雪舟通常得一早五六点就从市区出发,比如青浦的陈云故居和嘉定的“五抗”斗争革命烈士殉难处。

赵雪舟读本科时去过练塘,参加一个大学生创业比赛,拿过一个全国金奖。那时就了解了陈云的很多事迹:陈云怎样克服了各种困难、一步步走向革命,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对他触动很大。但拍摄时因为准备不足,早上5点多从家里出发,开了半个多小时车到时才发现铁门紧闭。原来上午不开放,他只能回车上休息,到下午开放时间再去。下午他就和保安成了朋友,在偌大的故居里拍出了完美的全景。

“五抗”斗争,是1928年4月,嘉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斗争,历时长达2个月,在嘉定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踏上这座至今犹在的石拱桥——高义桥,那一级级的石阶上仿佛依稀可见前人走过的痕迹,赵雪舟感慨不已:“之前,很多革命前辈以及他们的优秀事例对我来说都是纸面上的,通过拍摄革命纪念地,给了我最直面的冲击。就在这座桥上,很多人牺牲了,但后来者前赴后继,仍然没有放弃。”

近百个革命纪念地,赵雪舟踏遍上海,一个个点去看、去摸索,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付出,有血有肉的人,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机会去重新走一遍,这段经历是难能可贵的。

有意思的是,赵雪舟还说起了自己的一些小变化:“以前网上有人胡说些不好的话我也不会管,现在就会主动去反驳他们的错误,毕竟我真实地了解了一些革命史,心里有足够的底气。”

最近,收录他拍摄照片的书《初心之地》付梓。赵雪舟感到自己仿佛受到了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的“加持”,学习、生活都更踏实了。这位朝气蓬勃的90后,对中国共产党99年来的光辉历程,更多了一份敬重;更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