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葑上田 口罩和公筷 科学夜宵 臧克家的“白发诗” 书房梦 鲜奶小方
第20版:夜光杯 2020-07-03

臧克家的“白发诗”

臧克家手书“白发诗”(左图)

刘海民

父亲早年在山东大学教书,山东大学前身是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一九五二年山东大学迁址济南,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个系留在青岛,独立建为山东海洋学院,父亲就留在了山东海洋学院。学院的牌名是父亲找舒同题写的。

臧克家三十年代就读于国立山东大学,作为知名校友,臧克家与父亲私交甚好。“文革”后期,臧克家回了北京,但还经常找机会跑到青岛,逛熟悉的老街,也与相熟的朋友聚了聊天。印象中,他至少到家里来做过两次客。

父亲喜欢书法也喜欢古诗,臧克家会与父亲在父亲窄小的房舍里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他靠着床帮坐,那里靠扇窗户,光线充足。他每回来,都会翻翻父亲的书架,看看新添了些什么书,然后扯几本出来翻读。

臧克家是潍坊人,父亲是青州人,两地相距六十里路,乡音相差无多,听他们用土得掉渣的话交谈,感到蛮有兴味。臧克家那时已上了年纪,但谈吐有神,激越澎湃,诉说与玩笑都显露出他豁达的胸怀。所以父亲称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臧克家说,白发染顶了,却也不可无追求。有一回,他感情饱满地朗诵了自己的一首诗:必达宏标远,兼关不计程。双肩千石重,白发万根轻。他说,还摘了其中两句写成对联挂在门上,作励志心语。

父亲对我说:好好读读臧克家伯伯的诗,一个白发人,依旧老而弥坚,时刻不忘一个老战士的责任与担当。你们年轻人啊,当从诗里受到鞭策。于是,我称之“白发诗”的这诗,当晚便被熟记。

臧克家喜欢父亲做的炸酱面,说老刘的炸酱面与老北京的炸酱面有的一拼。面对夸奖,父亲做面的劲头便更足。除精选了多样配料,还会再力求精致地做几样富有海边特点的小菜。

一九八三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父亲正在家中研墨写字,突听楼梯响,迎出去看是臧克家先生来了。那年,臧克家七十八岁,但精神矍铄,幽默风趣的话儿不断。父亲让臧老写几个字,臧老说句久没动笔了还是把笔接了,也没思索,就把他喜爱的那首诗写下来。印章没在手边,便承诺带回北京加盖了章子再寄来。

臧克家回到北京,很快把盖了章子的墨宝寄了来。还说,其中有个字写错了,老友嘛,不改了。我和父亲费力查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个错字,后来发现大概是那个繁体的关字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