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一竿在手  身心神游 瓜中君子话苦瓜 当“糖帽”高悬之际 在歌唱朗诵中向九十进军
第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2020-07-10

当“糖帽”高悬之际

□丁汀

何谓“糖帽”?乃血糖偏高至戴上糖尿病帽子之意。未戴者,尚可云里雾里为好,已戴者,再开朗的性情也难免会“咯噔”一记。

活了一甲子逾五,从不知“糖帽”为何物的我,竟也与它攀上了下半世的“临界”之缘,此乃缘起去冬今春因疫情而宅家数月之故。其实,长期的伏案写作,多吃少动,一坐就像泥塑之状,已是常态。乃至原来基本是平原的肚腩,渐变成了丘陵;腰带开始放宽,原本单一面食的午餐幸福地增为三菜一汤,而少动,甚至不动的恶习依然不改,以至于丘陵开始向山峦挺进。每当落坐凝思,偶尔一瞥覆盖在山峦上的羊毛衫时,深知这“老板肚”并非福相所赐,恰恰是赘脂恶聚。

于是,赶紧去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查验。有人嘲讽我:社区医院查得出啥毛病?其实,在我与社区医院打交道前,惯性思维也是如此:社区医院(即过去的地段医院)无非就是看看小毛小病的大型卫生站而已,要看这类老旧机器有复发嫌疑的大病,非“三甲”大医院不可。

然而,曾经的“三甲”看病情景忆起生怨:排队5个钟头,就诊5分钟,还没解决问题。赔不起时间的我,之所以选择去社区医院,倒也并非仅仅是为了省时间,而是详细了解了现状之后的选择。作为承担16万居民基础健康的古美社区医院,不仅拥有漂亮、宽敞的院舍和完备的医学检测设备,不少设备还和“三甲”是同一型号。通过这次在社区医院的系列检测和诊治,令我颠覆了对今日“地段医院”的成见: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门口医院“白衣天使”们的温情和细致:首次做各种检查,根本摸不着方向,是汤医生热情领路指点迷津,效率大为提高;面对一大堆陌生的“控糖药”,令我心绪纷乱,医生们不仅耐心解释,还专写了服药医嘱,让我顿生“家庭医生”的亲切感……

所以,尽管各项“糖标”令我一时陷入了微沮丧状态,但“天使们”的温馨和笑容,大大提振了我对抗这顶“糖帽”降临的信心。

自此,我谨遵医嘱:迈开腿,管住嘴。开始了弃小车上班的日走六千步及骑车的组合拳计划,自觉删除了日喝2杯炼乳调咖啡的多年老习惯,连同吃夜饭时咪半两“甜补酒”的嗜好也一并弃之。由于综合“抗糖”措施严格(其实是怕早死),最显成效的是,山峦般的肚腩渐渐降低了“海拔高度”,并有了向丘陵夹平原地带过渡的趋势,看来,控糖控脂取得了初步成效。

那顶甜蜜负担的“糖帽”似乎还拎在“白衣天使”的手里,清醒认识到母亲的遗传和自身器官经这么多年运转后必然衰退的现实。眼下,我必须要做的新开端,是以运动的时间,去换取健康的空间,最终达到生命有质量的延续,乐观行动,想必能够延缓“糖帽”的降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