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区内屋面与相关工程改造,目前机动车无法驶入小区
老小区空间狭小,就算不施工也停不了几辆车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家住长寿路富源小区的市民李先生今天致电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所居住小区因年代久远,内部车位紧张,每天下班后经常无车位可停;小区部分私家车辆乱停乱放,易造成道路拥堵,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希望交通管理部门能尽快协调周边停车场,开放共享,缓解小区停车难。”
上午8时30分,记者驱车来到富源小区。现场正在施工,记者一行踏着碎石路走进小区。小区内部分通道逼仄不堪,仅容一车通过。由于小区屋面与相关工程改造,机动车无法驶入小区,目前根本没法在小区内停车。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在绿化带和楼道等公共区域内,部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客观上也加剧了停车矛盾。
居民范阿姨一把拉住记者,诉说停车难:“你看看,小辈要到小区来看我们,都没地方停车。”居民赵老伯也叫苦道:“这里是老小区,你看看这路,就算不施工,也停不了几辆车。我们已经忍受了30多年了!”
记者联系了小区物业,负责人金经理直言,富源小区共有十多个停车位,居民超过200人,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交通委已在调配周边停车资源,将逐步、有序开放周边停车位,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近期有望得到解决。
普陀区交通管理部门将联合所属的长寿路街道,共同推进“宝成湾区智慧共享停车项目”建设,抓紧筹措更多停车资源,向周边小区扩大服务,尽快覆盖李先生所在小区,争取提供更为优惠便利的停车共享服务。
针对近年来本市突出的老旧小区“停车难”矛盾,市交通委积极协调各区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措施。一是推进建设、增加供给。市区交通管理部门严格落实配建停车设施审核验收机制,确保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最新配建泊位指标同步落实停车设施建设。二是统筹资源、开放共享。2020年,市交通委将联合各区继续推进创建100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54个共享项目、提供3122个共享泊位。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