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骑马踏红尘(摄影) 麦焖和糌粑 美好就伴身旁 再见,莫里康尼 老外在中国买些啥 红色的火炬
第15版:夜光杯 2020-07-18

红色的火炬

沙润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序厅中,常有一群群孩子整齐地站成一行,用稚嫩的童声朗诵着毛泽东同志的《七律·咏长征》,眼神天真而炽热。

在中共一大做志愿者讲解时,给孩子们讲党史是我最大的乐趣。有一回,离规定的定时讲解还有一小时,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扯着妈妈的衣角哭着要听讲解,在咨询中心久久不肯离开,这一幕打动了我们,于是,我带着这个女孩走完了展厅。当讲到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时,她站在1920年8月第一版和9月第二版的小册子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上面模糊的马克思的照片。她时不时提问,为什么1920年法租界里没住着周恩来呀?陈独秀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呢?得到答案后,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更多的时候,她安静地跟着我,努力地读展板上的那些字、看那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她的眼睛专注入神,表情凝重,仿佛感受到这些沉重的历史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读懂了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背后奋斗与不屈的故事。

大多数的孩子则更为活泼,尤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参观时,他们喜欢围着我转圈,在我身前身后窜来窜去,我向前走,他们簇拥着我紧紧跟着,怕我走丢了一般,我时常被他们可爱的孩子气逗笑。

沙盘置景是他们的最爱,每每让他们找到“1920年复兴公园的街区”,小手总忍不住要去够那幢“博文女校”,保安叔叔往往不得不出手阻拦。邓世昌的遗物“正卿书章”和上海起义军的“铁血十八星旗”最受欢迎,尽管他们看不懂印章上镌的阳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亲眼看到英雄的遗物而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凑到展柜旁仔细观察,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把发晶书章上的小细丝都数清楚。印象最深的有一次,当我介绍觉悟社的合影中第二排右边的那一位是年轻时的周恩来时,他们“哇”的一声,七嘴八舌地说,我们知道他,“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我不禁和他们一起吟诵起来,全场的观众都被感染了。

孩子们爱听故事,当听到陈独秀的生平趣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时,他们听得入迷了,在陈独秀的照片前沉思,在陈李的雕像前久立,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天。

他们忽闪忽闪着眼睛,懵懂而又有强烈的求知欲。讲解结束,有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苦恼地对我说,他已经尽力记了,可一个名字也没记住。我笑着说:“没关系,你下次再来,我再给你讲,多看几遍,就记住了!”他笑着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我相信,将来一定会再遇到他。

孩子们离那段历史太遥远,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背后的奋起与牺牲,不懂得百年前在这间小房子里召开这场会议的重要意义。但是,当他们来到党的诞生地,看到老照片、老物件,因听到生动的、曲折的故事而感到震撼时,一定会留下印象,在心中悄悄埋下红色的火种。

当我听到童声吟诵《七律·长征》时,我便想起了以往所有在“一大”遇到的孩子们,这里是他们了解红色文化的起点,也是我们国家的初心。同是在“一大”上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的我,如今能作为火炬的接力手,将火种播在人们心中,是何等的幸运。在抗击疫情期间戴口罩讲解时的呼吸困难,被挤在人堆里的汗流浃背……所有这一切,在他们或绽放笑颜,或恍然大悟的那一瞬间,都烟消云散了,唯有红色的火炬在我心中熊熊燃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