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记忆家”一起锻炼大脑屠瑜摄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7月21日上午,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的“记忆家”活动室内,11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正在工作人员谷东雪的带领下,跟着电视里的老师一边拍手打着节拍,一边唱着《卖汤圆》,活动室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估算,认知障碍老人约有20万人。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被列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去年9月21日,上海28个街镇被列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在近日举行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本报记者来到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看他们如何开展老年特色认知障碍服务。
干预 一起完成“作业”
81岁的丁奶奶是去年6月份来的。10年前她就被诊断出患有老年认知障碍,同样患有该病的老伴已于2017年去世。老伴生前和她一样都是精致的人,穿衣打扮干干净净,但去世前,却只记得穿同一件衣服。她不愿意以后自己也像老伴一样。于是她用一本本子,记了每天的气温和自己穿的衣服,“30℃浅灰连衣裙,32℃浅咖连衣裙……”她想趁现在还能记住事情的时候,先记下来,以后可以对着气温,穿合适的衣服。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记忆越来越不好了,常常记不住要做的事情,但心态一定要好,要多出来活动。在“记忆家”和大家一起做操、唱歌、涂色,很开心很充实,还能帮助别人,比如有老人眼睛看不清,她就会帮他们一起完成“作业”,很有成就感。
80岁的芮爷爷和76岁的庄奶奶老两口都是认知障碍患者,家住徐汇区,是慕名而来。庄奶奶告诉记者,芮爷爷病情比自己重,已经不怎么认识路了,每次都是自己带他出来,他俩总是形影不离,这边活动内容丰富,学习后回到家两个人还一起复习回忆,都非常有助于锻炼大脑。
他们中有一位新加入的伙伴——76岁的张爷爷。张爷爷的女儿张女士说,父亲由于脑梗,摔过两次跤,然后就变得不爱与人交流,不爱笑了,带父亲过来,是想做个初步评估,自己也想学习如何与父亲相处和沟通。
上门 给予家人支持
23日下午,记者陪同谷东雪来到59岁的患者乔先生位于黄金城道的家中,乔先生看到谷东雪就笑得很开心,太太季阿姨说:“他特别欢迎小雪来看他,因为他知道小雪是来帮助他的。”
6年前,乔先生因为脑梗在卫生间摔倒昏迷,动了脑部手术,醒来后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这个家庭幸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原本一个没有一点脾气的好男人变得性情暴躁,时刻都离不开季阿姨的照顾。因为乔先生无法到“记忆家”去,所以谷东雪等志愿者从2018年起每月会来两三次陪他聊聊天,做做简单的功能训练。
季阿姨告诉记者,有些邻居会戴有色眼镜看她丈夫,背后指指点点,有人会建议让她把乔先生送去精神病医院,让她无法接受,“怎么忍心把亲人送走呢!”她还说,有时候带丈夫出去聚餐,常常有人会来问乔先生:“你还认识我吗?”虽然没有恶意,但殊不知,这样常常会激怒他。
为了寻求帮助,季阿姨参加了街道组织的认知障碍家属俱乐部,在这里有许多和她情况类似甚至更糟的人,大家一起互相倾诉,听专家上课指导,感到对自己帮助很大。
未来 探索智能管理
每个人都会老,人如果活到足够长寿,患认知障碍的可能性就无限接近100%。老年认知障碍俗称老年痴呆,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失去记忆、思考、逻辑、语言甚至日常自理等不同能力。
针对周围人如何与患者相处的这一难题,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科主任杨道良表示,患者患病早期时就要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周围人对他们要宽容,家人要多陪伴患者。家里环境要布置温馨,避免老年人骨折,打牌、唱歌、跳舞、打麻将等活动都可以有助于锻炼大脑。
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厚曾向记者介绍,虹桥街道从3年前就开始进行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第一阶段是在社区做好宣传,筛选有症状的人员;第二阶段是干预,请他们到机构来或志愿者直接上门;第三阶段,就是现在要做的,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关爱这类特殊的人群,做他们的好朋友。不仅要关爱患者,还要关爱他们的家人。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区医疗资源及社会力量对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服务的支持力度;三甲医院医疗服务资源下沉,与社区“记忆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时安排实习医生定期到社区驻点服务,对确诊认知障碍长者引导到医院记忆门诊就诊,提升就诊率。
她特别提到了对认知障碍长者的智能化管理,比如智能化产品要提供可持续的服务支持。还有更重要的两点,一是必须产品和服务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二是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尊重老年人习惯、情感和尊严。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