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影视朋友圈又扩容了。昨天,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16家“一带一路”意向合作企业及落户度假区重点企业签约,同时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正式揭牌运营。
又有16家签约落户
连续三年举行“一带一路”电影周,为浦东新区导入了大量的电影产业资源,目前已有50多家电影后期制作及电影产业关联企业入驻度假区。昨天,又有16家“一带一路”意向合作企业及落户度假区重点企业签约。其中包括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期制作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参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数字化制作的杭州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北欧的流程管理软件公司伏传格(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ftrack)等。新落户企业涉及影视后期、拍摄、发行等多个产业环节,为度假区的产业功能聚合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共享空间模式创新
随后,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正式揭牌运营。华为、视觉中国、字节跳动等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等高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都与共享空间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他们将为共享空间提供技术平台、科研与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等配套体系的有力支持,共同探索中国影视后期企业与产业做大做强的创新路径。
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建设具备特效制作工位以及动作捕捉棚、虚拟拍摄棚、录音棚、配音棚、剪辑室、私有云等电影后期全流程的功能设施,成为搭载电影后期全流程功能设施的高效、共享集成平台。”这不仅将解决困扰单个影视后期企业的重资产运营模式,更能从根本上改变电影后期制作原本单一的接单——发单——生产制作模式,为后期企业提供全流程化、全息化发展方向。
专项资金聚焦“一带一路”
和“一带一路”电影周同期举办的2020第二届上海·中国影视科技创新峰会上传来消息,2020年度假区影视产业专项资金政策将提高对涉及“一带一路”主题和国家的项目的支持力度。
在“机构落户资助”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视组织代表机构、沿线国家合作影视机构在度假区落户发展并租用度假区办公楼宇,最高可获得经认定房租的40%,较其他机构落户补贴上限高出10%。
在“本地化摄制补贴”方面,鼓励度假区影视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人才、影视公司或文化机构等开展联合摄制,对合拍片项目最高可获得经认定本地化支出5%的奖励(加上基本奖励比例可达35%)。
在“作品创制研发”方面,即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风貌和人文故事为主要内容或对“一带一路”各国间文化交流互鉴有积极推动作用、宣扬正面积极价值观的作品,可获得不超过100万元的额外奖励(加上基本奖励,电影类作品最高可获得600万元、其他影视作品最高可获得300万元)。
在“影视宣发及交流”方面,实现“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发行的影视作品,最高可获得认定国外宣发成本30%、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 首席记者 孙佳音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