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宋宁华 实习生 陈佳琳)全国首创!临港新片区将探索建立“测试案例”机制,推动新片区内市场主体就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纠纷提起测试诉讼。今天上午,上海金融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上海金融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首创“测试案例”机制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后,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相继发布司法服务保障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意见,保障临港新片区各项创新举措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谋划部署上海金融改革的新任务。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从明确审判原则,细化落实立案、审判、执行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15条服务保障举措。
记者注意到,“测试案例”机制是此次《若干举措》的最大亮点。上海金融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积极开展金融司法实践,对接临港新片区金融制度创新,该院将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测试案例”机制,推动临港新片区内市场主体就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纠纷提起测试诉讼——即先行判决个案,测试市场反应;通过“测试案例”确立市场规则,明确市场主体权利义务分界,有效引导并及时回应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起到“诉源治理”的效果。
推行多元解决机制
此外,《若干举措》的主要内容还包括:
●推进金融审判机制的创新完善,提高金融审判的专业性、便捷性和公信力 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市场规则的影响力。建设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涉外金融纠纷解决平台;建立由中外专家参与的特邀调解员制度,对涉众型金融纠纷,推行“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积极开展金融案件类型化研判,提供更加公正、高效和可预期的金融司法保障 依法妥善审理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可能引发的新型跨境金融纠纷,充分发挥金融审判的市场导向、价值引领和规则创设功能。
“上海金融法院将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契合临港新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金融审判机制,为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