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去年花6000多元为7岁女儿办了一张“上延搏击”(新江湾城生活广场店)跆拳道课程年卡。疫情突如其来,造成课程一度中断。目前,机构复课,她却遭遇退费难题。
张女士的年卡本该今年7月到期,受疫情影响,有效期顺延4个月,目前卡内还剩一半课程。张女士说,机构跆拳道场地不但是孩童和成人共享,而且为了便于训练,学员上课基本都不戴口罩,让她有些担忧。此外,教练经常轮换,孩子的训练不够系统,于是她决定退卡。刚开始交涉时,机构工作人员一直拖着不处理。在她再三催促下,机构方表示最多退700元。“推销时‘花好稻好’,一旦要退卡,就冒出各种名目克扣费用。”张女士表示不满。
日前,记者与店方取得联系。负责人张先生解释,消费者申请退卡,需要支付违约金,且涉及场地租赁费和教练费,杂七杂八的费用扣除后便只剩下700元。记者提出质疑,合同上并没有关于退款的条款,也没有提到违约金,这一退费依据从何而来?对方一时语塞,后又辩解称,张女士办的年卡享受的是优惠价,一旦退卡,要按半年课程的市场价来折算。“卡内剩余费用都不够折抵半年的市场价,甚至还要倒贴。”
截稿前,经本报介入,张女士告诉记者,机构最终答应退费1500元。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培训消费时要多留心眼,签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条款,谨防陷阱。此外,仔细了解退费条款,如有异议,应立即提出,并与培训机构沟通,避免在纠纷出现时陷入被动。 本报记者 季晟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