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上海昨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历史老建筑改造引入区块链技术 烟民去哪儿 背后离不开这些“上海努力” 为世技大赛贡献“上海智慧”
第8版:综合新闻 2020-08-04
上海工程大两年前成立相关研究中心

为世技大赛贡献“上海智慧”

作为健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机制、强化协同攻坚的举措,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日前正式揭牌成立。而作为大赛组委会中唯一的高校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早在两年前就成立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研究中心,不仅为筹办大赛提供支持服务,也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今年2月,研究中心正式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为赛事的顺利开展及技能文化传播做出更多贡献。”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徐滕岗告诉记者。

融入赛事筹办提升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学习了解世赛相关规范和要求,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期间,研究中心选派了罗胜强、王梦瑶两位博士赴喀山全程跟岗实习,以世赛中国组委会工作成员的身份融入其中,开展会议翻译、组织协调与会务、收集研判赛事信息、撰写咨询报告等工作。“三个月的跟岗学习让我体会到,世赛的成功举办任重而道远。”罗胜强回忆起此前的经历,深有感触,“世赛的承办承载着在全社会推广世界技能运动,引导全社会更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重任。”

在喀山期间,罗胜强观察到,在世赛举办过程中,如何协调本国既有做法与世界技能组织规定之间的矛盾,也极具挑战。“比如世界技能组织对于赛事竞赛、推广活动、会议等所做出的详细规定与喀山当地的很多习惯做法不符,这中间需要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两人搜集整理的相关信息以及观察研究的办赛经验和教训,如今都已悉数进入到相关团组、部门的参考资料,为上海成功办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徐滕岗介绍,研究中心还全程参与了在申城举办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新增项目全国选拔赛;赴重庆观摩“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总结研究办赛经验。此外,他们完成了多项人社部项目和课题,不少建议均被采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自身能力也在提高,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琢磨,来根据世界技能组织的规范要求,拿出‘中国方案’。”

开发智能系统传播工匠精神

记者获悉,研究中心还组织相关团队,负责开发“智能化世赛基础设施项目实时管理系统”,将于8月初上线运行。“这套系统可以及时动态显示各个时段、各环节比赛项目基础设施准备落实状况,让筹备工作的每个环节可视化,以快速高效的手段展开项目管理。”

在喀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展区现场,一系列高科技互动体验、展示吸引了人们围观驻足,既展现中国技能发展的成果,也成为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展示窗口。徐滕岗透露,在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坐落于杨浦滨江区域的世界技能博物馆也将同步开放。“展品征集已有4000余件,有实物,也有影像、文字等等。目前正在进行展陈方案的设计,预计在今年底前将竣工。博物馆还计划开设‘名人堂’,通过能工巧匠雕塑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博物馆建成后,将全面推进世界技能合作与交流,弘扬工匠精神。“它也会成为申城青少年的互动学习平台,其包含的互动空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实用小技能。”

今年12月将在广州举办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徐滕岗认为,自我国宣布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后,国内形成了一股行业竞赛热潮,尤其在青年技能人才中形成了一种氛围:“一技在手”可以改变人生。“在上海的职业教育中,很多已经将世赛考核标准、规范列入课程体系。”他说,“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研究中心并不是简单地为世界技能组织服务,而是通过取舍将精华部分为我所用,同时也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理念传播出去。”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